柳宗元在永州四處游歷,為官的同時還不忘寫寓言故事黔之驢,寫永州八記,甚至還有時間跟韓愈遠程交流思想學說。
這邊柳宗元給韓愈發了一篇天說,那邊劉禹錫仿佛生怕柳宗元辯不贏韓愈,連著發給韓愈三篇天論。
不僅如此,劉禹錫知曉柳宗元在永州郁結于心,生過幾次病,他在遠州還不忘琢磨藥方給柳宗元送去。
每每看到柳宗元的詩篇散文和游記,都要寫信過去夸贊一番。
兩個至交好友就這么互相扶持著,分隔兩地十年之久。
生活和皇命都沒有壓垮他們。
而他們,也終究等到回長安的機會。
“只是當年我們終究是得罪狠了那群宦官。”這一次,就是劉禹錫也忍不住譏諷哀嘆起來。
他們從英姿颯爽的青年,再回長安的時候風塵仆仆,滿面風霜。
但好在,朋友都還在。
幻境中的劉禹錫更是在回來之后興奮得當即提筆寫下“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
得意驕傲,譏諷朝堂那些權貴。
也是因為這首詩,唐憲宗本就看柳宗元和劉禹錫這幾人不順眼。
聽到這首詩之后更是大為光火,一氣之下要將劉禹錫貶謫去播州。
“先生,若是再來一次,您還會寫這首詩嗎”姜煙看著一貶再貶的兩人,又瞥見身邊劉禹錫淡定的面容,問道。
劉禹錫思索片刻,捋著胡須道“會吧。”
就算是再經歷一次,他依然會做這些事情。
因為他是劉禹錫啊
唐朝時候的播州,就是幾百年后的貴州遵義。
古代的貴州環境惡劣,當地還有不少生活在山中的山民未開化。
不管是為官還是生活,都相當不易。
王守仁在貴州龍場悟道時,52gg,d那已經是距離唐朝有幾百年了,都有未開化的山民百姓。
更何況是在唐朝
姜煙看著柳宗元和裴度為了劉禹錫的事情四處奔波找人。
就算貶謫,也換個地方吧
柳宗元甚至愿意自己和劉禹錫更換貶謫的地方。
“你瞧瞧,你又惹來了陛下不滿”
此刻再看當年的事情,劉禹錫還能跟柳宗元開玩笑。
“小心陛下讓你去更艱苦的地方。”
柳宗元揣著袖子,無所謂道“播州又如何大不了,我再寫個播州小記,你家中還有高齡母親,我只是不想你同我那般。”
最后一句,柳宗元說得聲音極小。
但姜煙還是聽到了。
因為他曾帶著年邁的母親去了荒涼的永州,不過半年母親便因為長途跋涉,勞累過度而去世。
他不希望好友經歷和他一樣的痛苦。
劉禹錫沉默片刻,只抬手拍了拍柳宗元的肩膀“得友如此,夫復何求”
經過裴度的一番轉圜,劉禹錫的貶謫地點從播州改為連州。
“如今的連州,可不是你那個世界的連州可以比的。”出發的時候,劉禹錫很是感嘆的對姜煙說。
這一次,劉禹錫與柳宗元在湖南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