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白居易和元稹是夢幻的神仙友情。
那么柳宗元和劉禹錫就像是苦水里開出的花兒。
姜煙從薛濤的幻境出來,一睜眼看到的不是他們的少年時期,剛開始便是朝堂革新的潰敗,在長安即將等來貶謫的柳宗元和劉禹錫。
自李隆基開始,唐朝的宦官們開始登上政治舞臺。
高力士在唐朝的宦官之中,那都是對大唐忠心耿耿的存在。
皇位傳到李適手中,這是在大唐歷史上極為沒有存在感的一位皇帝。
盡管安史之亂已經平定,各地割據的藩鎮也因為父死子代而暫時平息下來。
但在大唐中央的朝堂內卻還是動蕩不安。
李適性情猜忌,朝堂內的官員們互相爭奪不說,宦官也在這個時候進一步加劇勢力,掌管了負責拱衛天子的神策軍。
當年神勇無比的神策軍,此時徹底淪為宦官手中的權力象征。
李適駕崩后,當了二十六年太子的李誦繼位。
“皇上有匡扶社稷之志,卻偏生沒有一個好身體。”劉禹錫撫著長須出現在姜煙左側,柳宗元也緊跟著出現在她右側。
兩人看著這一幕,并不難過于他們的貶謫。
而是難過,大唐曾有過一次可以中興的機會,卻就此失敗。
李誦是個好皇帝,還是太子時,不僅要避諱父親的李適的猜忌,還非常懂得抓住時機進諫。
見過烽火,去過前線。
看過百姓疾苦,體會過朝堂群臣之間的傾軋。
他想要改變這一切,想要收回宦官手里的權利。
“時不待我等”柳宗元悲嘆。
和劉禹錫的樂觀相比,柳宗元每每想到革新的失敗,難免悲上心頭,無法自抑。
“你瞧瞧你,這么多年,還是如此。”劉禹錫走上前,捏著袖子笑呵呵的就要給柳宗元擦眼淚。
被柳宗元揮著手避開,很是無奈道“若是革新成功,往后的大唐也不會那般。”
革新只維持了一百八十天便失敗。
宦官們的權利被動搖,竟然推翻李誦,擁立太子李純繼位。
因為柳宗元和劉禹錫是李誦的親信,也是革新隊伍中的骨干。
李純繼位后,便將這一干人貶謫。
為首的王伾貶謫為開州司馬,到任不久便病死了。王叔文在貶為渝州司戶后不久,也被賜死。
柳宗元貶為永州司馬,劉禹錫為遠州司馬。
“這就是二王八司馬”姜煙知道自己對唐史了解甚少,每次進入幻境之前都會想方設法的先粗略看一遍這些人的生平。
不然自己進入了幻境之后還一頭霧水。
事實上,劉禹錫、柳宗元和白居易、元稹,其實是同朝為官。
只是白居易和元稹更像是孤直的兩個憤青,會惹來皇帝的不快,但又有本事讓皇帝在之后拔擢他們。
可劉禹錫和柳宗元不同。
他們觸碰了宦官的利益,憲宗李純的皇位又是官宦支持擁立的。
他們兩人天然的就被排除在李純的視線之外。
“對。”劉禹錫點頭,雙手背在身后,看著前頭牽著小毛驢的自己,笑道“其實我那時還心存幻想,覺得只要自己好好干,總有再回長安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