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換個角度看,連劉曙都有封國了,那安東、安西還遠嗎其他皇子還遠嗎
甚至于,若拿周天子分封天下來做類比,受封的可不只是姬氏血脈,還有功臣,敢想一些,那是不是意味著,大漢的這些功臣勛貴們也有機會
封國授王不奢望,直轄內地也不用去想,但能在域外有塊屬地,誰又能真的嫌棄呢何況,隨著這十幾二十年的不懈探索,大漢權貴們的視野也早就打開了,也清楚,域外并非都是蠻荒之地,同樣有富庶繁榮之所。
雖然很多隨著大漢擴張,在域外進行拓殖尤其是海外拓殖的人,他們在當地本身就是土皇帝,除了名義之外,幾乎擁有所有權力,但私下里的,和得到朝廷承認的、正式冊封的,兩者的差距完全是一道鴻溝,大義法理這個東西,在大漢子民的意識觀念里還是根深蒂固的。
因此,劉皇帝要再一次進行大封賞的流言,也隨著劉曙封國的消息不斷傳開、擴散、發酵,影響巨大,甚至引得朝野沸騰。
關鍵是,這并非是流言,本身就是劉皇帝派人秘密散播的,他也確實有此想法,目的也很簡單,繼續轉移大漢權貴們的注意力,給大漢的黎民百姓們更多喘息的空間。
而談回劉曙封國,也不是沒有反對的人,縱然表面上不敢造次,但那種不滿卻能讓劉皇帝清晰地感受到。
這些人,自然就是太子黨的人,對于他們而言,一切對太子地位有威脅的人與事,都該得到控制,若不能控制,寧肯不發生。
他們倒不是對劉曙感到擔憂,畢竟劉曙還真沒那個資格,他們擔心的是,劉皇帝開了這個頭,必然有接續的動作,倘若將來大漢周邊,都是如劉曙這樣獨立的封國王,那對中樞朝廷就未必就全是好處了,對太子劉旸的地位,難免會有沖擊。說到底,還是忌憚秦王劉煦、魏王劉旻這樣有兵、有權還有錢的親王,尤其是占個皇長子身份的秦王劉煦。
不過,這些人的擔憂,多少有些無用,別說劉皇帝不會在意他們的想法,就是太子劉旸,也未必會聽從,在劉旸心中,真把那些兄弟們尤其是有為的兄弟分封在周邊,或許是最好的選擇了。
至于將來可能造成的麻煩,在劉旸眼里,也遠不如讓這些兄弟在國內折騰造成的危害大。于是,在旁人不知道的情況,劉旸甚至在暗暗期待著劉皇帝的下一步動作,尤其想知道對晉王劉晞會如何安排。
就眼下看來,劉旸真正忌憚的已經不是老大劉煦的,而是這個以親王之尊,掌宰相之權,協理政事堂的晉王劉晞,這還是劉旸當太子以后真正感到有威脅。不過,這份忌憚,劉旸隱藏得很好,面對劉晞時,還是笑瞇瞇的,從來都是一副欣賞肯定這個三弟的模樣
給劉曙的封號,自然不是“占城”抑或“占婆”這種帶有土著文化內涵的字號,追尋史跡,最終封為林邑王,大漢也由此多了一個新藩屬國林邑國。tercss”cear”,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