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的觀點我不敢茍同,最起碼史記中記載的當朝之事都是真實的。”
“都是史學家的春秋筆法,衛青霍去病傳滿滿的俘虜多少,斬殺多少,占據多少土地。而李廣列傳卻沒有幾個值得描寫的戰役,作為一個將軍,他勇武過人的名聲是因為一箭射中大石來體現的,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
“若不是司馬遷大大夸李廣太過,后世也不會將李廣與衛青霍去病比較啊。”
李廣真是謝謝你啊,老夫打了那么多敗仗,只想消失在史書中,或是像公孫賀、公孫敖一般一筆帶過就好。
武帝冷哼一聲“史官定要將大將軍與冠軍侯的所有事都一五一十的記錄下來,朕可不想讓后世笑話本朝無人。”
衛青道“陛下不必生氣,后人還是明理的。”
李廣沒有上朝,上次他告老還鄉武帝沒有挽留,他已經被變相罷免了。如今的他只能在家中監督子孫練武,教導他們兵法,希望能有一個爭氣的光耀李家門楣。
說起司馬遷的苦難經歷,就不得不提李陵了。
李廣看著站在身邊的小孫兒,有了不好的預感。
李陵是李廣的孫子,年輕的時候擅長騎射,為人仁愛,禮謙下士,被武帝當成李廣的接班人來培養。后來,李廣利出兵匈奴時,武帝派李陵為大軍押送糧草。但李陵卻不想負責后勤,他想要獨當一面,請命率領五千步兵深入草原。結果李陵被匈奴單于的三萬主力包圍,拼盡了最后一兵一卒,還是沒有等到援軍,力竭被俘。
后來,武帝聽信讒言,以為李陵在匈奴為匈奴人出謀劃策,訓練士兵攻打漢軍,便將李家滿門抄斬,李陵也徹底死了回大漢的心。
李廣一顆心跌到谷底,“滿門抄斬”
這件事中李陵投降在前,滿門抄斬在后,李廣無處申冤,只能帶著孫子進宮請罪,希望陛下看在尚未發生的份上,能饒恕李家。
這件事之所以被后人熟知,便是因為司馬遷為李陵求情,被當成同黨論罪,按律,司馬遷被判死刑,但可以以金贖罪,或者以宮刑替代死刑。司馬遷家境清貧沒有錢財贖罪,為了完成史記,選擇接受宮刑
評論區
“據說武帝看過史記中關于本朝的部分后,特別生氣,司馬遷就將其中很多記載都刪除了。所以孝武本紀里面只有武帝迷信方士、封禪泰山的各種詔令,簡直就是一部漢武帝受騙史。”
“我們看漢武朝的歷史還是要看班固編撰的漢書。”
司馬談傻孩子為何要給李陵求情啊,李家與司馬家有何交情,需要你付出如此大的代價
司馬遷原來如此
既然在朝為官,便不能尸位素餐,若是李陵有冤,他還是會選擇為其求情的。
漢朝武帝時期是一個輝煌的時代,一個彪炳史冊震鑠古今的時代,漢武帝以超前的眼光,恢弘的氣度,在政治、經濟、思想、民族、對外關系上實行了一系列開創性的政策,將秦始皇創立的大一統制度深入人心,影響了后世兩千年的政治格局。
漢武帝的文治武功是值得我們贊揚紀念的,但他統治期間出現的一系列社會問題,也不可回避。
北宋司馬光評價漢武帝“窮奢極欲,繁刑重斂,內侈宮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無度,使百姓疲敝,起為盜賊。”與秦始皇無異。
秦始皇
漢武帝怎么又是這個司馬光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