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道千年后有人能懂自己,了解自己的堅持,而不是像父母外子一樣認為她是無理取鬧,這就很好了。
有天文學家落下閎的“渾天說”與太初歷。
正在太常寺觀看天幕的落下閎睜大了眼睛,身邊的同僚卻有些吃味。歷史上,落下閎被武帝賞識比較晚,元封年間才入京為官。
落下閎“看來我等制定的太初歷成功了”
鄧平“太初歷本是我等合作完成的,為何天幕只說長公,卻不提我等。”
唐都“宇宙無垠,天體無數,渾天說本就不算正解,為何后世要特意提起。”
落下閎再遲鈍也能看出同僚的不喜,他想謙虛一二,卻看到評論區的文字
評論區
“自漢落下閎作渾天儀,始立儀象之權輿。”
“落下閎不止是天文學家,在數學和農學方面都有杰出的貢獻。”
“太初歷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記載的歷法。”
“落下閎已經成為一顆小行星的名字,在宇宙中閃耀。”
天幕下的古人驚呆了,居然用一個人的名字命名星星,這這也太浪漫了吧
漢武帝好生羨慕,“宣太史落下閎。”他倒要看看,這個能被后世紀念的人到底有何本事。
還有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司馬遷的史記,被后世贊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作為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130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余字,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它記載了從上古傳說到黃帝時期直至漢武帝時期三千多年的歷史。
未央宮中君臣矚目,遠在山川游歷的司馬遷也專注的看著天幕。
評論區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能寫出史記的司馬遷過得也很慘”
司馬談驚喜莫名,沒想到自己一生的理想在兒子手中完成了
至于過得很慘,他早就知道兒子受了宮刑,這么多天也慢慢接受了。只是對其原由還是很關注,若是能避免奇恥大辱才算真的完滿。
司馬遷的父親是漢朝的太史司馬談,元封元年,武帝泰山封禪,司馬談作為制定禮儀的官員,卻因病無法參加大典,心中郁結而死。臨死前,他將自己的理想托付給兒子司馬遷。
司馬家祖上是周朝的太史,負責編撰史書。到了秦漢時太史令的職責卻變成了掌管天文歷法。司馬談想繼承祖上遺志,編撰一本史書,也只能私下進行。
因此司馬遷編撰的太史公書并不是官方行為,又因為他在史書中針砭時弊,引起武帝不喜,在當時并沒有得到重視。直到宣帝時,這部大作才得以重見天日。
評論區
“司馬遷貶低當朝,特別是給李廣單獨列傳,卻將衛青霍去病放到佞幸傳中,不會是因為宮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