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遇到的刺殺太多了,這只是一次失敗的刺殺,都不值得史官大書特書,若不是另一個主角是張良,根本無法在歷史上留下痕跡。
張良
沒想到有一天他還會被自己坑。
看來有些秘密必須帶進墳墓中,即便當事人都死了,也不能說出口。
史書上記載的張良前期的事跡很少,除了博浪沙刺秦,還有一件事流傳了下來,那便是“圯上受書”。
刺秦后,張良一度躲避在下邳,一次他在橋上散步時遇到了一個老翁,老翁見到張良后故意將自己的鞋扔到橋下,招呼張良將其撿起來。張良忍住心中的不滿,本著尊老愛幼的高尚情操將老者的鞋撿了起來。誰知老者卻又傲慢的伸出腳,命令張良給他穿上,張良想打他的心都有了,但他最終還是忍了下來,蹲下身,給老者穿好鞋。那個老者一句道謝都沒說就大笑而去,獨留張良在橋上沉默無言。
張良嘴角有些抽搐
那個老者走了很遠又返回來,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一樣“小子,你很不錯,五天后的凌晨來這里等我。”張良不明所以,但他還是答應了下來。
五天后的凌晨,張良準時來到橋上,結果老翁提前就到了,老翁生氣的說,“跟老人家約定都不按時到,五天后再來吧。”說罷,老者就走了。又過了五天,張良特意提前到達,還是晚了一步。
第三次張良半夜就在橋上等,終于等到了老翁。老翁見張良不驕不躁,結束了對張良的考驗,他將一本書交給張良道“讀此書者可為王者師,十年后天下大亂,你可用此書安邦立國。”并約定十三年再見,濟北谷城山下的黃石就是他。
張良收到的書叫太公兵法,是姜太公流傳下來的思想精華,張良學習此書后果然輔佐劉邦安定了天下,建立了大漢王朝。
張良拿起自己桌案上翻過很多次的竹簡,神情驚詫,“這太公兵法不是我張家祖上傳下來的嗎,怎么還有這樣的說法,難道是我記錯了”
張良有些懷疑自己的記憶了,直到他看到了評論區的字跡。
評論區
“這大預言術真是神了,就像建國之前便斷定1949年新中國成立一樣”
“樓上大陰陽家,其實有一種說法能解釋的通,這件事是大漢建國后,張良才講出來的。就是為了給自己的能力套一個比較傳奇的來歷,也可以為他后來求仙問道,逃避大漢宮廷傾軋找一個借口。”
張良恍然大悟,是啊,蕭何自污,韓信被殺,自己也是劉邦剪除的目標,當然要想法子尋一條出路了。
身處漢宮中的張良頗有些尷尬,這個故事他給很多人講過,就為了加深印象,沒想到卻被天幕戳穿了。
同樣尷尬的還有劉邦,他此時一心剪除諸侯王,還沒有忌憚到張良身上,畢竟張良沒有兵權,便是要兔死狗烹也能往后排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