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蕭何親自來請,韓信不疑有他,直接進宮。他連樊噲都看不上,更不會想到呂后一個女子居然敢設計殺他。他跟著蕭何進了長樂宮,被埋伏的宮女侍衛擒獲,當場打死,誅滅三族。
評論區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
韓信手中的酒杯脫手墜地,他呆呆的看著天幕,看著茫然無知的跟著蕭何入宮的自己
這就是我的結局
“呵呵,啊哈哈哈”
漢宮中,劉邦神色莫名,緊緊盯著皇后呂雉,像是第一次認識她一樣。
呂雉已經不再年輕,她的眼角帶著皺紋,眉間藏著一模凌厲之氣,眼神明亮,神情肅然。天幕的訴說似乎沒有給她造成任何影響,她依舊是端莊賢淑的一國之母,端的一副好氣派
天下安定后,劉邦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而劉盈軟弱無能,無法擔起天下,他想改立太子,大漢不能落得秦朝二世而亡的下場
可是劉盈是嫡子,是皇后唯一的兒子,劉盈的太子之位是皇后最大的依靠,她多次據理力爭,串聯沛縣老臣,力保劉盈,再加上其他皇子年紀太小,這才讓他暫時打消了念頭。但儲君之事依舊像一根刺一樣刺在他們夫妻心上,他們已經很久沒有好好說說話了。
此時,看著鎮定自若的呂雉,劉邦卻突然有了一些堪稱驚世駭俗的想法,他覺得他終于找到了能將大漢江山平穩過渡的人。
呂雉面上不動聲色,心中卻波濤迭起,韓信居然死在了她的手里那時候她已經有這般能量,能夠決定一個功臣的生死了嗎
不,這是劉邦一直想做而沒有做到的事,劉邦在等一個機會,韓信叛亂就是最好的時機,所以蕭何才會順勢幫她。
蕭何又嘆了一口氣,這下子,韓信怕是要恨上他了
這就是韓信的結局,他沒有死在沙場之上,沒有死在謀反的路上,反倒被自己一向看不起的女子設計謀殺,想來九泉之下,他也是難以瞑目的。其實,他的性格缺陷早已注定了這樣的結果,身為后人,我們只是遺憾于一位兵仙沒有在歷史上留下更多的光彩,一位百戰百勝的軍神憋屈的死在朝堂陰謀之下
劉邦回來后發現韓信已經死了,他既高興又有些可惜。當他知道蒯徹曾勸說韓信自立,便將蒯徹抓了起來,要烹了他。蒯徹不愧說客之名,他辯解道“跖的狗對著堯狂叫,并不是因為堯不仁德,只是因為他不是狗的主人。那個時候,我只知道有個韓信,并不知道有陛下,所以才會勸韓信自立。”一番話既貶低了自己,又將劉邦捧成了堯那樣的賢明君王。說話好聽又會來事,劉邦自然不會殺他。
縱觀韓信的一生,他是上下五千年歷史中第一流的軍事家,他為后世留下了無數經典的兵法實戰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背水一戰,拔旗易幟,半渡而擊,四面楚歌,十面埋伏他是繼孫武白起之后最為卓越的將領,是戰爭史上最善于靈活用兵的將領,還是難得的戰略家,他提出的“漢中對”成為楚漢之爭的基本方略。他和張良對漢初的兵書進行整理,留下韓信三篇。他不愧“國士無雙”的贊譽,不愧“漢初三杰”的美名
曹操蕭何、曹參,縣吏也,韓信、陳平負污辱之名,有見笑之恥,卒能成就王業,聲著千載。
李淵古之名將,韓白衛霍豈能及也。
李世民漢以六合為家,是賴淮陰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