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長史還與韓徹言道“早前因孫大人病重,判官每次過來督促催稅,更是不忍再多責備。”
刺史的品階已經算是較高位,但在時下的風氣里,歷來都是以任職京官為榮。只有外放到上等州郡,目的是為著磨煉資歷,待到時間一到便可升遷回京時的情況下還好。若外放的是下等州,很多刺史的態度便極為的消極。
柏州作為下等州里的最差級別,病重便成為孫刺史免于責備的借口。
韓徹聽完這些過往,無語又覺得離譜,忍不住便問道“所以柏州要是一直都繳納不出賦稅,也不甚要緊”
“大人勿要太過擔憂的。”馮長史只當韓徹還是在擔憂稅收征繳不足會被責備的事,還安撫道“柏州歷來便是這么個情況,上面大人都是知曉的,總不好為此多做責罰。”
言下之意,便是柏州就是這么個差勁的地方,朝廷早就已經習以為常。以往在這里做官的,大多都是秉持著擺爛的態度。
“好吧,我知曉了。”韓徹嘆氣道。
在馮長史和裴司馬相繼告退后,韓徹便轉去了書房。
過往柏州刺史任職時的態度,韓徹無權利去管轄和評價。目前他能做的,便是做好自己的本分。
第一天一早,韓徹又帶著韓老三駕著牛車出城去往職田查看棉花的生長。
從最初較小的種子,再到出苗移栽后植株的纖細,還有長出來的苞葉向外擴散等情況來看,韓徹這次栽種的棉花,應當是非洲棉,也就是草棉品種。
在韓徹穿越前,草棉這個品種的棉花種植的人其實已經不多了。原因自然在于有其他更好品質的種類,比如長絨棉的出現。
相對比草棉來說,長絨棉在很多方面都比它強許多。
不過草棉也并非沒有優點,它的生長周期很短,一般情況只需要一百三十天左右,大大有利于它在柏州這種氣候更為順利的生長。
這次過來,韓徹發現這些草棉已經生長出了第一蕾,當即便喚來眾人,教授他們如何去除第一果枝下方的無花蕾幼芽和葉枝。
吉貝此時還屬于貴族階級才會種植的作物,職田這邊的佃戶和孩童們只知曉這作物稀罕,但具體的價值這會還并不知曉。
因此,韓徹怎么教,他們便怎么去做。
反倒是韓老三看著一株株的棉花在被這般利落的去除后,很是有些心疼“嘶多好的葉枝啊”
韓徹瞧見他這一臉心疼的模樣,有些好笑“阿三,不是都與你說了,這些無花蕾的幼芽和葉枝需得去除了,才能讓吉貝長得更好,結得更多么”
“知曉是知曉,但一想到一朵吉貝就能值好多銀錢,我就忍不住心疼。”韓老三苦著臉回答道。
“都是錢,這都是錢啊”韓老三接下來還在那一邊動手,一邊小聲碎碎念。
原來韓老三也不至于這樣的,實在是他跟韓徹上次在平洲蕃貨鋪子里聽那店家講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