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為著安全,這一路的住宿他們都是盡可能的居住在驛站。時下以十里設一驛,因此他們每日趕路的進程最多也只能是九十里路。
在天氣糟糕或是路況不好的時候,一天便只能趕六十里路。
最后等到進入柏州地界時,已經是農歷的十一月二十。只需得再趕一兩日的路,便能抵達柏州府城。
入目可見的,便全是一座座土黃色的房屋建筑。
有時候不得不佩服人類的智慧,西北地區冬季嚴寒,人類便學會用黃土夯實建筑出厚實的墻體。這種黃土屋不僅能很好的抵擋風雪,關閉房門的屋內也只需燒上一個火盆,基本便能把溫度保持在人體最舒適的度。
“柏州這里的房子蓋得好生奇怪。”此時外頭還刮著刺骨的冷風,韓老卻一點也不嫌冷的打開車廂上的小窗戶,探出腦袋一個勁的四處瞧看。
實在是他所見過的地方,屋子都是做人字梁去修蓋的。而柏州這地方的房子,屋檐卻是單邊設計的。好比他們這一路所看到的房屋,背面全都只有一面光禿禿的土墻。
只有在屋子的正面,才會修蓋屋檐。
“大人有所不知,柏州這地方很缺水,當地人管這樣修建房屋喚做肥水不流外人田。”同坐馬車內的一陪護漢子便笑著解釋。
韓老大感新奇“還有這說法。”
一旁的韓徹這時也在透過韓老打開的車窗,眉頭微蹙的看著外面一閃而過的半屋檐建筑。
要知道屋檐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來排水,避免雨水或雪水流到墻體上,給墻體造成損害或是使得屋內潮濕。
柏州這地方卻把房屋修建成這樣,還喚做“肥水不流外人田”,便越發說明了這地方的缺水嚴重性。
這一點對于還處于農業占據百分之七十以上經濟的時下來說,尤為的致命。
試問有哪種農作物,能離得了水
帶著這股憂愁,兩日后,一行人終于順利抵達柏州刺史府。
韓徹先與四人結清雇傭費用,又添置了些許銀錢,讓四人等折返回京城后,幫忙去韓家捎帶一句平安口信。
如此,也好讓家人少些掛念。
四人接了銀錢,一邊滿口保證一定會替韓徹將平安口信帶去,一邊火速離去。
另一邊,對于韓徹的到來,原來的孫刺史也是拖著病體,相當有效率的與韓徹辦理完一干事務的交接。
臨走前,韓徹還離譜的覺得,孫刺史的病好像都沒有剛見面時那般嚴重了。
“大人,我怎覺得孫刺史這卸任的跟逃命一樣的。”私下里,韓老過來與韓徹這般嘀咕道。
韓徹巧了,他也有這種感覺。
然后很快,韓徹便感受到了柏州的狀況到底是有多糟糕。
還未來得及摸清柏州的所有事務,這日一大早,韓徹這邊便接到了一起報案。
報案者是一位跟娘一樣年紀的少女,渾身是血的突然跑到柏州城門口,大喊著有賊人將她抓了,她僥幸才逃出,希望官差能幫助她回家。
當時過往的行人眾多,全都被這事驚動,城門守衛便趕緊分派了一個人,將她帶到了刺史府來。
韓徹聽聞匯報,也忙過去審查。
只見那少女雖一身狼狽,卻姿態極其端正的跪在府衙大堂上,對著韓徹描述案件時口齒清晰又有條理“我為平洲陳氏女也,有賊子擄我,我幸殺之,愿大人助我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