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還有一點,韓徹感覺到老皇帝也并不想讓他出頭。
因為在確定下一任繼承者的事情上,韓徹背負的太子舊人的身份,對于眼下老皇帝很明顯的最不滿意太子繼位的態度,便始終是個隱患。
這不是韓徹表露兩句忠心和懺悔認錯,便能輕松解決的問題。
好在韓徹也并不是急著要回到朝廷,他想要的只不過是借助這次被調離回京,順利擺脫掉“戴罪”的身份。
最起碼將來不管是哪個新帝登基,有老皇帝的“原諒”,其他人便無法再用這個“罪行”來攻擊打壓他。
幾日后的大朝會,老皇帝便當著朝臣們的面,再一次把韓徹提起狠狠夸贊了一波。
接著,老皇帝便詢問大家,該給韓徹一個什么樣的官職。
“臣覺得韓徹之才干在于民生,懇請圣上派遣他去柏州任職刺史”一大臣立即站出,聲音洪亮的奏請道。
“臣附議韓徹確實極善民生。”另一大臣也站出來言道。
“臣也附議”
越來越多的大臣站了出來,這般對老皇帝奏請。
于他們而言,韓徹目前打壓不得,但放任也不行。就之前傳出來的老皇帝召見,他自己可仍舊還在稱呼周安為友人。
那么就算韓徹有改過之心,可以他跟周安的交好,這樣的人一旦得勢,說不定就會被這份友情牽扯,給對方求情。
周安可不是一般的太子黨舊人,他可是太子過去最為親近的親信。雖說老皇帝現在是厭惡打壓太子,可誰敢保證以后
所以把韓徹留在京城朝堂上是很危險的,不如就讓他繼續外放。
圣旨下發到韓徹手上沒多久,齊五郎和大娘便抱著兩個孩子,急急忙忙的趕來。
“二郎,我聽說圣上要派遣你去柏州任職”齊五郎一臉焦急的問道。
韓徹點頭“是的。”
能一下子從戴罪身份的縣令,升職為一府州的刺史,韓徹確實是升官了,而且是好幾級跳躍式的升職。
因為即便是下等州的刺史,官職也是在正四品下。
而且一般情況下,刺史官職是不會亂給人的,都是皇帝比較看好的臣子,給他們作為高階品京官之前的外放磨煉所用。
不過府州和府州是有很大區別的,被派遣到好的府州確實是如此,但下等府州便不是這么算的。
而這個柏州,就是一個比裕州還要差勁的地方。
安南位于朝廷管轄范圍內的最南面,差勁在于它的高山密林滋生濕瘴之氣。柏州則位于朝廷管轄范圍內的最西北面,雖無濕瘴損害人的身體,但整個柏州目前登記在冊的總人口戶數,僅為八百多戶。
就算時下百姓為了能減免一些賦稅,一大家子鮮少分家,一戶人口平均下來也不過十口人數。也就說,柏州的總人數大概也只有七八千人。1
“定是那些人作祟,我去給你尋辦法,爭取向圣上求情,給你換個地方。”齊五郎便這般言道。
“姐夫,不可”韓徹忙阻攔道“為人臣子,自當服從圣上安排,怎可隨意調換。”
這事雖是其他黨派的推舉,但做最終決定的可是老皇帝。作為一個君主,韓徹又是這么一個敏感的身份,還能由得著他選來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