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半月啊”柳氏有些著急。
大娘這次平安信里還告知家人一好消息,言道她又有了身孕。算上京城和安南往來所需耗費的時間,待到趙四郎返回京城時,恰好也是孩子出生的時候。
柳氏便想給這還未出世的小外孫,也親手縫制些衣物鞋襪。
“阿母,我來幫你吧。”一旁的三娘便說道。
四娘也道“阿母,我也來。”
韓徹不會這些,便說道“趕不及的話,到時候便給大姐他們多捎帶些銀錢回去。京城繁榮,有錢什么東西都好買。還有茶油對孕婦好處不小,我也讓趙四郎幫咱們多捎帶些給他們。”
茶油不止是在食用上對孕婦和胎兒好,甚至是女子懷孕生產后,用其涂抹腹部并配合按摩,還能有效去除妊娠紋。
不過這事也不急,趙四郎走之前必定也會過來告知一聲。韓徹眼下還有更要緊的事,便是把從北地而來的這些教材和書籍,盡快印刷出一批。
下午韓徹便帶著韓老三,用牛車拉運了一小批教材和書籍來到了安南縣城內唯一的一家書店。
書店內一些選購書籍的文人,紛紛朝韓徹躬身作揖。
“拜見韓大人。”
分配房屋和每月發放一筆銀錢的人才引進政策,雖并未使得多少秀才功名的常住安南。但免費住宿一月,還可攜帶四名親朋好友這一項,卻使得往來安南游玩的文人增多不少。
此時店內便有那么幾位是從府城過來的文人。
店掌柜一看到韓徹到來,也立即滿臉笑容的跑過來作揖行禮“大老爺安好”
過去安南讀書人少,這方面的需求自然也小。但自從韓徹在鄉下設置學校,前些時日還在縣城增設官辦縣學,書店的生意也跟著大幅度上升。
這會再見著韓徹帶著這么多書籍來,瞧書目還都是一些科考相關的教材后,書店老板還好說,店內的那些文人們一時間眼睛都跟黏在上面一樣。
“這些書籍我需要印刷三十份,這圖紙上的印刷術是我從一本古籍中找尋到的,你看看可否能用。”韓徹裝作沒看到大家的表情,只將手中的圖紙遞到店老板眼前。
韓徹這次要印刷的總數是不多,但書目卻不少,他帶來的這些書籍還幾乎全都是書店目前所未有的。這便意味著,每一本書籍,店老板都需要先用版料雕刻圖文。
版料雕刻一般選用棗木或柳木這種紋制細密結實的木材,這么一來便需要木工活較好的木匠,先鋸成適宜雕刻的木板,再用刀一筆一筆的在上面進行雕刻,最后才能拿來印書。
如此一來效率實在太低,韓徹必須另外想辦法。
店老板也因書籍種類之多,而面露驚訝的把圖紙接過。然這一接過,整個人便被圖紙上的東西給深深吸引進去。
說起來,活字印刷術的思想,時下其實也早就有了,只不過一直未被廣泛使用。事實上,便是韓徹穿越前的社會,活字印刷術早期剛被發明時,使用率也不高的。因為印刷時,由于需要對其先進行文字排版,少量印刷便節省不了時間。木制的材料在沾染較多墨水后會使其變形,和排版印刷時使用藥劑黏合,后期又不易分開。便導致大量印刷的優點,雕版印刷術一樣也能滿足。
韓徹在了解過這一塊后,便想到了活字印刷術里面的泥活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