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眼下便是再心動,趙四郎也不會跟韓徹提起此事。要知道便是鋪面沒法再如以前那般給優惠,但趙四郎也相信,只要他現在提出來,這位韓縣令便是自掏銀錢,也會幫他把這事辦成。
可安南縣一間鋪面的五年租金又才多少銀錢趙四郎這兩年幫著韓徹跟韓大娘捎帶平安信和物品,圖謀的自然不可能是這么點銀錢。
好比這次過來,姐夫齊五郎按照韓徹在信中的書寫,幫著他購置了一大批京城各大書院售賣的科考方面的教材,也都是托趙四郎幫忙帶過來的。
要知道朝廷重文,故全國各地郡縣都分別設立官辦的郡學或縣學。甚至北地一些鄉里,也有官辦置學。
但同樣受經濟和政治都以北地為中心的影響,時下地理位置越是往南,在教育方面便越是不行。尤其是安南這等最偏遠,歷年來更是作為京城北地官員流放發配首選毒瘴之地,過去竟連縣學都沒有。
不僅如此,韓徹還去過縣城唯一的一家書店,發現很多北地學子必看的科考相關的教材或書籍都沒有。
試問這樣的學習環境,對于安南過去二十年,平均五年還能出一個秀才,韓徹都覺得這是極其難得的事。
“真是萬分感謝四郎。”韓徹高興道。
“大人勿要這般客氣。”趙四郎忙作揖還禮。
韓徹當然也知曉天上沒有免費的餡餅掉,所以每次拜托趙四郎幫忙后,必然都會給予他一定的回報。
這次也是一樣。
趙四郎是商人,他來安南便是為著賺銀錢。趙家作為京城大商戶,經營的當然也不止沉水香一門生意。
于是趙四郎送完書籍和韓大娘托付過來的平安信以及物品后,剛一回到客舍,便有人將他這次還想要采購的白糖一事解決不說,便是近日城內時常處于斷貨狀態的茶油,來人也熱情又客氣的詢問他們可要購置。
這批貨是韓徹特意從職田中給趙四郎留下的,數量上還不算少。
安南有茶油可售賣的事,趙四郎在來時的路上才聽聞的。那段茶油推廣的廣告,他也聽聞過了。
油料的市場一直以來都很大,如茶油這種高質量的油脂,又素來便受到北地那邊貴族階級的喜愛。因此來時,趙四郎便想著要采購一批茶油回去,結果那位韓縣令這般細致貼心,連這都給他事先準備好了。
趙四郎便高興的忙道“此事真是多謝韓大人了。”
另一邊,韓徹得了趙四郎此次捎帶過來的東西也非常高興。
自從白糖的名聲傳播出去,大娘和齊五郎他們終于能確定韓徹他們在安南的日子不說多好,起碼銀錢是不會緊張。
只要銀錢不緊張,日子便也難過不到哪里去。
這次趙四郎幫著捎帶過來的物品便多為安南所沒有的北地特產,還有大娘給韓徹和柳氏,以及三娘四娘親手縫制的一些衣物鞋襪。
“那位趙四郎能在安南待多久時日”柳氏看完平安信,便立即詢問韓徹。
韓徹道“約莫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