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成如之前的蓮藕一樣,雖說都比不上其他農戶們地里的。但對于這群土著們來講,已經感到非常的滿意了。
收獲水稻時,一些土著們還借到了附近村子里鄉民的打谷機。
“這打谷機可真好用”
土著們前兩年也不是沒有人見過打谷機,甚至他們當中還有人下山給鄉民做事時,都已經用過打谷機了。
但一點也不妨礙,他們此時在用打谷機收獲自己田里的水稻時的那股高興。
“等甘蔗賣得了銀錢,我家也要去制一臺打谷機。”有那土著還這般說道。
“我家也要到時候早些去,正好趕上晚稻收割。”另一土著說道“自家有還是方便許多。”
附近農戶們家底變得富裕,又受衙門的影響,對土著們的態度便都很友好,大部分的人家都愿意借他們打谷機使用。但也需得等到對方將自己家中的水稻收割完畢后,才有的借出。
水稻是安南人日常食用的主食,又是向朝廷繳納賦稅所需的必種農作物。所以哪怕是家底再富裕,大家耕種的水稻畝數都不是小數。
這對土著們來說,難免便有些不方便。
不過這都是些小事,眼下這些剛收獲回來的金燦燦早稻,把這些土著們可高興壞了他們家中還從未有過這么多的糧食,當下大家便聚集到一起,載歌載舞的狂歡起來。
別看這些土著們過去不習文學,卻“其俗有禮會,擊鼓,吹葫蘆笙以為樂。”1
在這片歌舞奏樂中,只見一盆盆切好的新鮮豬肉,和十幾大桶剛蒸熟,冒著熱氣騰騰的米飯,被幾個土著漢子們抬了上來。
有那受到感染,也跑來湊熱鬧的鄉民們也被土著們熱情的邀請一起食用。
自己動手烤出來的焦香豬肉,再配上白米飯,直把受邀請的村民們吃得肚皮滾圓,方才歸家。
待到第二日中午,韓老三也往后院拿回來一籮筐的豬肉。
“今日怎買這么多豬肉”柳氏問道。
“不是買的是那些土著們殺豬后,送給大人的”韓老三嘻嘻笑道。
“送這么多嗎”柳氏詫異。
“一家送一塊,就有這么多了。”韓老三回答。
而且也不止是韓徹有,如一些他們比較相熟又有好感的衙役,也一樣被贈予了豬肉。
然這還只是開始,接下來一連好幾天,韓徹都收到了土著們送來的豬肉。這些豬肉不收還不行,人家都不是非要往韓徹手上塞,而是走到衙門門口,把豬肉往衙役手里一放,告訴對方這是給韓徹和哪些衙役的,便立即走人。
他們最近都忙著呢,地里要耕種,集市上還要售賣農作物。
真正種地后,他們才知曉早稻成熟后馬上便得給晚稻插秧,待到晚稻進入成熟期,甘蔗也進入成熟期。
對于甘蔗的成熟,可讓這些土著們歡喜到了極點。
白糖目前還是一種金貴的食物,朝廷雖得了制糖方子,但一來栽種技術還未跟上,產量不多。二來時人對甜味的極度喜愛,尤其是貴族階級的追捧,白糖作價便依舊高昂。
安南白糖的名聲又傳播甚廣,各地的人都知曉,此地的甘蔗長得最好,造出來的糖品質極佳,又如何不將那些商戶吸引過來。
“今年往來咱們安南的商賈又增多了。”錢縣丞高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