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和京城外來又太遠,如柳氏和娘四娘這等女眷獨自出行,必然要擔憂一路安全等問題。況且韓徹作為家中的唯一依靠,他留在安南,大概率情況下,她們也不會輕易離開安南的。
不過這份圣旨背后的含義側面倒證實了韓徹之前的預料,老皇帝對太子是真起了廢棄的心。因此,韓徹的“識相”到底是讓老皇帝滿意的。
于是當初原身遭受流放貶謫時,是以口諭縱縫恩赦,亦不在量移之限編管韓徹一家。如今老皇帝又同樣是以一道口諭,解除了這份編管。
在這種局勢下,回京城的事,韓徹覺得還是再緩緩吧
很快,韓徹也因為事物太多而忙得腳不沾地,徹底將這事拋之腦后。
今年月份越往前走,雨水便越多。尤其是在進入三月中下旬開始,安南縣內已經連續半月,未曾見雨水停歇過。
再這般降雨下去,韓徹既擔憂農作物會被影響,又恐生水患等自然災害。
眼下各村里正也因這事變得忙碌起來,前些日子,衙役按照韓徹的吩咐,下到各村交代叮囑這些里正務必要做好各自轄內水利方面的監管工作。
一定要及時發現問題,幫助村民們處理問題。若發現問題嚴重,處理不了,便需得立即上報衙門。
同時,韓徹也召集到多名木匠,一同趕制龍骨翻車。
有韓徹原理和大致的構圖,沒幾日,這群木匠便成功造出一臺龍骨翻車。
韓徹大致檢驗過沒發現什么問題后,當即便帶著韓老,駕著牛車將這臺龍骨翻車拿到南城外的職田,尋了一處水量較多的水田,現場檢驗。
龍骨翻車是灌溉排澇兩用型的,韓徹這次的目的是為了給水田排澇,所以這臺龍骨翻車在置放時,車身是傾斜在靠近江河旁邊的水田附近的水渠中。接著,再將車身和下鏈部分傾斜進水渠,用腳踏的方式驅動鏈輪,用沿水槽將水渠里的水汲取出來,送至旁邊較高處的江河中。
“此物制造的甚好”韓徹高興得直贊賞。
“全賴大人圖紙和講解。”工匠們忙紛紛謙讓道。
說起來,安南常年氣候溫暖濕潤,水源充足,因此過去當地百姓種植農作物,一直都鮮少需要為農作物做取水灌溉一類的事。
本地的木匠們便也從未做過這些大型農田取水灌溉類的農具,所以即便是有韓徹的圖紙和思路在,其中很多細節部分也全靠這些木匠的悟性還有靈敏又嫻熟的手活。
韓徹便連連夸贊道“若非你等技藝絕佳,這龍骨翻車還不知何時才能造出。有了這農具,安南今年農作物得以保住的話,當記你們一大功。”
得了韓徹這般的夸贊,木匠們高興又激動到臉都有些泛紅起來。
時下匠人地位并不怎么高,韓徹不僅尊重他們的手藝,還言他們此次對安南百姓都有功勞,又如何能不讓這些木匠心情澎湃激蕩。
于是過了幾天,這群木匠就又興奮的跑找來韓徹,言道他們把韓徹畫出的另一張簡易圖紙,也就是風力水車給造出來了。
風力水車是以風帆為動力裝置,分為風車和水車兩部分。跟龍骨翻車相對比,風利水車屬于有風就轉,不需人力便可自行工作,更為輕省方便。
韓徹這下可真是驚喜到了極點,因為他對風力水車之所以做過了解,是因為曾經在做農業技術方面的工作時,去到過一處靠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