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縣本就人少,能在這地混得不錯的,幾乎都跟郭楊二人往來密切。韓徹只得抓大放小,一些過錯并不大嚴重的,只做銀錢處罰。
如此,縣城一些鄉紳富戶才得以幸存。但也因此戰戰兢兢,起碼短時間內,是沒人敢輕易蹦跶了。
這日,韓徹聽著柳氏她們回來說因為好些貼著封條,大門緊閉的鋪面,縣城如今越來越荒涼,沒什么人氣的話后,便說道“阿娘,再等上些時日,人肯定能多起來的。”
“那是自然”三娘小腦袋一揚“二兄將貪官污吏都抓了,衙門肅之一清。使縣城重獲繁華,不過時間早晚而已。”
“嗯嗯嗯”四娘也如跟屁蟲一般,猛點腦袋。
當初韓徹受困,郭楊二人勢大。柳氏她們作為韓徹的內宅家眷,也一樣不得不低下些身段。現如今,韓徹徹底掌控縣衙,她們的底氣便也跟著起來了。
自將人抓入牢獄那日起,柳氏便時常帶著三娘四娘出門走動。
哪怕現在縣城越來越沒什么值得閑逛的。
而要想縣城能變得繁華,首要的便是得有人。至于這人從哪里來,一部分是外地商客,另一部分還得是本地人口增長。
說到本地人口增長,韓徹其實一早便有了計劃。
數日后,韓徹和新繼任的錢縣丞,劉縣尉一同來到朱家沖。
眼下已是農歷七月,晚稻早已栽種完畢。
錢縣丞瞧著田地里長勢良好的秧苗,不禁問道“大人,這些便是晚稻”
劉縣尉聞言,也看了過來。
不知是不是怕重蹈覆轍,府州那邊這次派遣過來任命的這兩人,都并非安南縣本地人。
二人來繼任前,也早就聽聞了安南縣的這一場大清理。他們還知曉韓徹在實驗兩季稻,并且已經將早稻栽種成功。
韓徹點頭“是啊,朱家沖這一片水田里栽種的皆是晚稻。”
“大人大才啊”劉縣尉贊嘆道。
“這多虧安南氣候適宜。”韓徹擺了擺手,表示這并不值當多夸贊。
說到底,他不過是幸運的踩在了前人的肩膀,將一些農業技術提前弄了出來。
巡查完晚稻的生長情況,韓徹便讓人將朱家沖所有登記在冊的流民都召集到一起,又命人去搬來幾張桌椅。
提前便得了任務而來的錢縣丞也拿出筆墨紙硯等,擺放在屋檐下的桌子上。
劉縣尉則帶著一群衙役,用以維護現場秩序。
“大人是有什么事情要吩咐嗎”流民們一聽是韓徹傳喚,便撒開腿跑來。但心中也好奇,怎么好端端的將所有人都召集過來了。
“去了你們就知道了。”韓老三笑著賣關子。
“可是有好事”有流民見狀,忙問道。
韓老三點頭“是啊”
“是何好事”一流民扯住韓老三的胳膊,滿臉迫不及待的求知欲。
“哎呀,都說了你們去了就知道了”韓老三作為提前得知消息者,其實也迫不及待想告知大家這一喜事。可他又怕這喜事說得太早,一會流民們對著韓徹時就少了份驚喜了。
于是因著韓老三這般吊人胃口,韓徹在人到齊整后,對上的就是一群眼巴巴望向他的流民們。
韓徹清了清嗓子便揚聲告訴大家,待到下半年的晚稻收獲歸倉后,他將要給流民們在朱家沖進行編戶齊民。
這次編戶齊民,不論男女,每人皆可分得已開墾好的土地二十畝,農具若干,其中戶主名下另再授田二十畝。并且只需種植滿三年后,所授田土便可歸種田者所有,為永業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