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事如何能糊弄沒有糧草和甲胄,駐軍們又如何能守住西北
這事兒是能各打五十大板解決的么西北要塞關乎大慶的安穩,必須得慎重。畢竟若西北邊境當真失守,韃靼舉兵南下,沖入關內,后悔可來不及。
一時間朝堂內外,都議論紛紛。
皇帝自然也知曉嚴重性,但刀子還沒砍到臉上,總覺得沒那么嚴重。再來,戰報送到京城除了匯報戰況以外,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求軍備物資和增兵支援。
撥款,朝廷是有那么點困難的。
說起來,這些年大慶大大小小的災禍接二連三,賑災要錢,打仗要錢,修水利也要錢,國庫便是再充盈也經不起這樣的折騰。何況去歲江南水患,死傷上千人。戶部為了給太子蕭承煥擦屁股,又一次大出血撥款修河道,安撫災民,確實是拿不出錢。
朝堂上為了這事吵的不可開交。
糧草是務必得運送去西北的,這一點毋庸置疑,所有人的共識。就是如今這個銀子該怎么拿,從誰那里拿,就是個十分難解決的問題了。
國庫空虛,他們總不能變出銀子來吧去歲江南還遭了洪災,魚米之鄉都沒糧了,朝廷是真的窮。
顧斐默默站在右側的末端,豎著耳朵聽前頭的大人們各執一詞,眉頭慢慢地擰起來。
他一個五品修撰,這個場合還沒有他說話的地方。哪怕心中有不同的意見,也只能木著一張臉聽從上面人的指示。不過眼睜睜見這群人吵了快一個月還沒有結果,他的心中不由的憋了一股悶氣。
當日下朝后,他沒著急回去,秘密去了楊侍郎的府上。
禮部侍郎楊茳是蕭衍行的人,顧斐是知道的。雖說蕭衍行那邊沒有給過他準確的名單,但憑借上輩子的記憶,顧斐清楚如今朝堂上有不少人是站在蕭衍行這一邊的。他今兒會去楊家拜訪,也是打著事先跟楊茳接觸解除,詢問一下蕭衍行那邊怎么解決軍備的問題。
事實上,楊家確實正在為軍資之事發愁。
西北要塞戰事突起,打了個措手不及。蕭衍行那邊還沒來得及給京城來信,自然也就沒什么指示。但這些廢太子黨也知曉問題的嚴重性,提前在商議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西北等閑要固守的,畢竟蕭衍行人就在那邊,一旦有事,廢太子首當其沖。
若是韃靼人上了太子性命,這可是要關乎大慶的未來。
楊家的書房聚集了一批人,跟在朝堂上一樣愁眉不展。一群人商議了許久日,未果。
顧斐端坐在其中,沉思了許久,提出讓各大世家捐贈財物來解決。
“怎么說”
“各大世家,腰纏萬貫的多如牛毛。每日府中花出去的銀兩如流水,只要他們捐出一個月的花銷,十個世家就能湊足軍資。”顧斐可太清楚了,就算柳家這樣自稱書香門第樸素的人家,山珍海味,齒甘乘肥,軟裘快馬,每日的花銷也在上千兩。何況別家更奢華的世家
這倒是。
這話說出來,有不少大人面上尷尬。他們府中的一日花銷,也大抵是這個數目。
書房靜了一靜。
許久,沒人繼續開口。
楊茳嘆了口氣,以明日再議提前結束了這場會議。
顧斐從楊家走出來,扭頭看了看楊家的牌匾,眉頭緊緊的擰了起來。來之前他抱了很大的期望,不得不說,走的時候他十分失望。所以第二日的商議,顧斐沒有再去楊家。
過了幾日,朝堂之上,自然又舊事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