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給林阡深層分析戰事的人居然不是那個見微知著的陳旭了。
他們曾經形影不離,長刀與謀背后相托,
輾轉廣安、短刀谷、魔門、陳倉、平涼、泰安、石峽灣、沂蒙、青濰、密州、莒縣、環慶、鎮戎州、會寧縣、西寧州、宣化府、大月氏、黑水、肅州、瓜州、沙州各地,
所遇的敵方軍師全是軒轅九燁、荀為、田若凝、黃摑、曹王、仆散揆、楚風流、完顏匡、仙卿、李全、戰狼、林陌、木華黎、成吉思汗水準,
曾被曹王譽為仆散揆和他一般會心的知己,難道也會是曹王和仆散揆那樣的結局
畢竟,陳旭一蹶不振數日,一點起色都沒有,反而還有惡化傾向,漸漸連他或柳聞因都不愿見
開禧元年山東之戰,盟軍叛徒雖證實是范遇,但陳旭也確實和林阡出現過心結,事后林阡通過對弈對他懇求推心置腹,陳旭大喜,熱淚盈眶“盟王,陳旭原就只愿做盟王手下謀士,終其一生,不離左右”“陳旭,錯了。不僅要為我謀士,更要為我的弟兄,無懼將心中所想,當時當地全部說出。”剖白心聲,明明一諾千金
去年夏秋同是山東,他們送方孝孺回宋廷復命時,陳旭酩酊大醉,難得一次失態爬上樹,醉醺醺地給他摘圣女果“主公,吃完這下酒的,我來給你講,如何打莒縣。”那時他既想笑又感動“敵人一個接一個,又有什么關系。”不能飲酒,卻偏舍命陪君子
連樊井都嘆,陳旭不僅懂林阡,也懂林阡的這些麾下,對戰局的解釋,用詞要多淺顯就多粗俗。
林阡也將陳旭看成清醒狀態的本我初見成吉思汗時,林阡處于走火入魔狀態,險些為越風直接砍成吉思汗,潛意識使他第一句就厲聲喊“陳旭”當時他想,只要陳旭說可以,他一刀剁了鐵木真絕不介意造謠中傷。
“我只要你一句話,能否立斬鐵木真”“若以最小的代價計算,黑水只能改勢,肅州方可定勝。”唯有陳旭,能在他暴怒時直言肺腑,結果,真的是肅州定勝。
還有前幾天,他因為吟兒被火化而瘋癲,當時的陳旭,明明已經陷入“谷雨是不是長生天”的疑團,卻還拼了命地來勸慰和扶起他林阡,那句話,九個字,是什么,
“聞因,你這幾日,其它事都別做,你就在他帳邊說”林阡交代柳聞因“局由誰布,則棋由誰走”
同一時間,成吉思汗心中也是失落的情緒在翻涌。
早在鳴沙山二戰時,遼蒙聯軍的五百精英就燒死燒傷了百余,加上第一戰的損耗,已不及敦煌城實力的半數。
總算在蕭鶴年和夏帝幫助下湊到一千,才構成林阡口中的“還剩千個蒙古軍,剿他何須幾十萬”
結果重新進來這山海九道,又變回了五百
可是,不到兩個月前的肅州,雙方還都以幾十萬計算就算他曾經最慘的“合真沙陀”之戰,他身邊也還剩五千人。
他最大的失落不是眾叛親離,而是極想再打一場氣勢磅礴的仗卻教對手連對手都沒有
其二,當然是失落于總軍師木華黎的表現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