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管中窺豹、后來身在此山、好不容易擺脫卻又被強力吸回,成吉思汗總算在軒轅九燁的幫助下完全領會
所謂山海九道,豈止是林匪分兵把守的關卡,更嵌入了一個類似山東天地迷宮陣的陣法
“悔之晚矣”若非蕭鶴年力挽狂瀾、蒙古軍求生欲強烈,成吉思汗都不可能能坐在一隅總結經驗。
“沒想到,心浮氣躁的反而是我。”拖雷鼻青臉腫,垂頭喪氣。
“不是,是探子的及時匯報越來越不及時,才導致我們沒探清就行動”木華黎表面是在幫拖雷辯護,實際上誰都懂,拖雷沒他的指點,不可能篤定去阻擊孫寄嘯的。
自己都覺得這個自辯很推卸責任,木華黎察言觀色,成吉思汗理都沒理他,肢體跟軒轅九燁靠得更近了
自林陌失蹤起,軒轅與自己的不睦就已上了臺面,前后多次出謀劃策還都是軒轅技高一籌。木華黎對軒轅的心情繁復,談不上嫉妒,有時還感激,卻總是介懷。節骨眼上爆出個“莫非是不是轉魄”的嫌疑,他本以為大汗只是多心,還想慢慢壯士斷腕,誰知節奏會這么快,莫非還真是這下可好,自己更被疏遠,頗有些“厄運專挑苦命人”的意味。
自討沒趣,找角落藏著去。
今次蒙古軍之所以中計,除了夏帝與夏民割裂、木華黎不甘心自己被莫非拖累之外,
夏諜還給予林阡一條可能性極大的情報“戰前鐵木真與拖雷有過爭執,木華黎不愿見拖雷被鐵木真怪罪、冷落。”
“又是窩闊臺從中作梗吧。”林阡冷笑。也許是少了些情感的縈繞敵方的狗茍蠅營,反倒是自己看得更清楚。
“第一扇門孫將軍已剿敵軍五百余人,第二扇門是否換帥”厲風行摩拳擦掌。
“這五百人都是雜兵,不夠”孫寄嘯當然不愿。
但萬人坑附近地勢險峻,要設伏仍不能大張旗鼓。
林阡正待勸寄嘯讓步,說,敵人不可能兩次栽在同一個陷阱。
金陵卻勸厲風行放手,轉過頭來對林阡“建議主公不換帥。”
“何故”林阡一怔。
“軒轅九燁和木華黎,關系之微妙,會在這一戰發揮得淋漓盡致。”金陵攥著情報,笑意深邃。
荀為一點就通“厲夫人見微知著。”
“好”林阡本來想多提醒孫寄嘯幾句,卻因為“見微知著”四字愣了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