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談判發起前,陳旭就提出過黑水的蒙古俘虜所剩無幾,黃河那些蒙古俘虜大部分都在主公身畔,成吉思汗會否作出要求,黑水此地,以主母一人,來換他手上的盟軍人質
當時,徐轅、宋恒立刻反對那不行
曹王力排眾議真涉及暮煙,也無妨。有花無涯在,不會有人傷害她;成吉思汗只是想改造她為兵器;如果日后真的變作惡魔,也不必顧忌殺傷力,因為屆時林阡一定已到。
“林阡鋒芒太露,暮煙是蒙古軍心態的臺階”從今次談判,到決戰發起,如果想看到一群正常的敵軍而非牲畜,只有把一個對盟軍傷害最小而可以制衡林阡身心、對蒙古軍堪稱定海神針的人交出去。
從郭蛤蟆這批人質的安全角度考慮,徐轅宋恒等人都被曹王說服。而且,沒有神魂鎖的絕地就是個活死人,去了蒙古才有可能蘇醒,但大概率是敵人,好在主公必已駕臨等于是預存了風險,等主公來消除。
后來,成吉思汗派人來說“戰俘向東不向南”,看來是不會涉及絕地,所以徐轅宋恒就松了口氣。
待他們離開,聶云低聲嘆王爺預判,甚至,推動成吉思汗要絕地她早有心理準備,絕地被交換一定會發生。
是了,花無涯是王爺存心放走的,那個追名逐利者,一旦成為莫非的替罪羔羊,為了保命必會把絕地武士的用途吹得天花亂墜,所以,暮煙只是曹王“萬一林阡不成、或者過猶不及”的預桉
“若然人質有失,我要如何知曉”“也罷,我應。”難怪曹王經過思慮,竟然對成吉思汗“戰俘向東不向南”的條件有所讓步。成吉思汗心理平衡了就不會想到去傷害那些人,曹王的原因和底氣,就在暮煙這個他埋伏了很久、預知對方一定會中的殺手锏
默然相視,曹王點頭。
“好一個狠心的父親。”聶云雙目驟然紅了。
“大杰,把小會寧給我。”曹王主意已決,只是帶憶舟去訣別。凌大杰雖難以接受卻不得不從。
順著臺階百轉千回,直到監獄的最底層。
曹王很小的時候,就聽過個不知真假的漢人神話,黃帝有個女兒名叫魃,能發出極強的光和熱,在黃帝和蚩尤的大戰中,幫忙驅散敵軍雨霧,成為決勝關鍵因素。但戰后魃元氣大傷,不能回到天上,可留在人間卻引起各地旱災。黃帝為了天下蒼生,狠手將她鎮壓在了赤水潭下。
像極了此情此境在月氏的時候,就算林阡狠心說“下獄”,絕地也從未有過這般殘酷的待遇;但因為發號施令的是曹王,鎮燕山才有了這樣一處與眾隔絕、機關重重、無法越獄的囚牢,用來關一個毫無知覺的活死人。核心層外的盟軍,見到曹王作為父親都如此,自然都信了絕地武士不是盟主,是敵人他們最多會猶疑,絕不會因為她的離開就軍心動搖、或覺得被傷害被折辱。
曹王將憶舟輕放在吟兒身邊。那襁褓沒有做完,卻針針線線母愛,可惜她連孩子降生都不知道。曹王比柳聞因想,比林阡更想,比任何人都想,將這個名叫絕地的冰冷機器徹底喚醒。
然而,戰爭殘酷,多少世人都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主公或王爺,沒特權幸免,誰一樣都不意外。
談判在即,刻不容緩,抱起那個迫切想要向母親靠近的嬰兒,曹王心中一慟暮煙,盟軍危難,你是盟主,職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