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皇帝話落,勛貴們都不由面露意外,這樣的“允諾”劉皇帝過去同不少人說過,但還從未拿到如此場合來講。在場眾人,幾乎涵蓋了大漢半數的勛貴,如今當著眾人的面說出口,該是有安撫人心的意思。
然而,效果很差,這非但沒讓他們放下心,反而讓人心頭如懸大石,畢竟,劉皇帝也是個笑里藏刀的主,態度越溫和,反而讓人懷疑背后有沒有什么埋伏,以免行差踏錯,害人害己,后悔終生。
不過,很多人還是意識到了,接下來,劉皇帝要說的,才是正事。而看著勛貴們那一臉的沉凝,滿眼的猜疑,劉皇帝默默嘆了口氣,怎么說真話的時候,反而沒人相信呢
拒絕了劉旸的攙扶,撐著竹杖也慢慢坐下,看了看位置居前的韓、潘、石、楊等人,劉皇帝以一種平靜的口吻說道“你們都是大漢的功臣勛貴,朕也一向視作手足子侄,在場沒有外人,朕就說點實在的吧”
聽劉皇帝這么說,一干人等再度打起精神作聆聽狀,劉皇帝微微仰頭,以一種悵然的語氣道“關于你們的怨艾,朕或多或少,是能夠理解的,別看朕是皇帝,但有些事情,也是能和你們感同身受的。
過去,你們心中最大的不滿,大概是爵位降等世襲。朕建立的爵祿繼承制度,你們很多人都覺得過于嚴格,甚至苛刻。
自古以來,哪有犒賞功臣,還要設置如此多條條框框,扣扣索索,一點都不爽利,可謂吝嗇至極。對于朝廷的爵祿繼承制,你們大部分是排斥的,乃至恐慌,你們怕幾代之后,子孫已然淪為布衣平民,也怕出現些意外,導致傳承斷絕。
朕,嘴里說著與國同休,但所作所為,似乎恨不能把你們打落凡塵,與那些黔首氓吏一般看待”
“狡兔死,走狗烹,你們中間有不少人都生過這樣的念頭吧”劉皇帝一張嘴,就有些停不下來,抬手向后指,道“就是這功臣閣中供奉著的人,其中也有許多人生出過這樣的想法,那樣的情緒,朕都知道,都看得清楚,當然,也能夠理解”
“朕也承認,在爵制上設定的規矩有些嚴,設立的限制有些多于你們這些與朕櫛風沐雨,篳路藍縷,一路走過來的功臣故舊們是有所虧欠的。
但是,有些事情,朕不得不為,朕是天子,不只要考慮小家,還要顧及天下的蕓蕓蒼生,朕與爾等一起來結束亂世割據,一統宇內,打下了如今這輝煌燦爛的升平世界
創立江山,得來不易啊,實在是需要珍惜,為了這太平時光能夠持續得更久些,朕也不得不未雨綢繆,多做些考量與準備”
“這些話,聽起來或許顯得冠冕堂皇,甚至還有幾分虛偽,那朕就再說點實在的東西朕要建立的,是一套健康的,可持續的,能夠真正與國休戚的爵祿傳承制度,朕要的是一群積極進取、滿懷抱負、永不言棄的國家基石,而非一干碌碌無為、只會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的膏粱子弟
功勞、爵祿、權勢、地位,是父祖輩們舍命拼搏而得,蔭庇你們是應該的,但不意味著可以讓你們永遠心安理得地去享受。
這話說得可能有些重,但你們們心自問,有沒有道理在場這么多人,這么多家族,有多少是清清白白,規規矩矩,安安分分的
這些年,勛貴子弟生出的事端、鬧出的麻煩、還少嗎若僅僅是滋生是非也就罷了,那些竊國盜官、欺君害民、魚肉百姓乃至草管人命之事,不知你們是否忘了,但朕可一樁樁、一件件記得清清楚楚觸目驚心駭人聽聞死不足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