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樞密副使臣郭良平,奉詔覲見”
伴著一道鏗鏘有力的高唱聲,垂拱殿的大門緩緩打開,郭良平正步入內,直至御前,抬眼瞄了下端坐御案后的劉皇帝,提袍屈膝,虔誠地再叩首。
“免禮”見其這副姿態,劉皇帝手一擺,淡淡道“這不是朝會,也不是什么正式場合,不必如此拘謹,起來吧”
“謝陛下”郭良平依舊是一絲不茍的態度,鄭重地叩謝之后,方才起身。
“坐”劉皇帝手一伸,指著殿中的一方小案。
“謝陛下”郭良平再拜謝,謙恭姿態,一如既往。
落座之際,郭良平又小心地瞟了眼劉皇帝,老皇帝神情漠然,仿佛一頭蟄伏的猛獸,只一個眼神,便讓人心悸不已。殿中很快又安靜了下來,劉皇帝沉默不語,郭良平也不敢貿然開口,只是心中不斷的猜測著劉皇帝召見自己的原因。
過了好一會兒,劉皇帝方才輕聲問道“這兩年樞密院的職事,感覺如何”
把握不準劉皇帝的脈,郭良平只能謹慎地應道“有潘樞相領導指揮,臣只需聽令而行,一切如軍中一般而已”
“呵呵”劉皇帝頓時發出一陣嗤笑,而后意有所指地道“這可與朕聽到的,有些不同啊朕聽聞,你與潘美,平日里多有意見不合,尤其是海軍的事務上,屢有沖突”
面對劉皇帝的質疑,郭良平面帶尷尬,下意識地站起來,躬身道“臣與潘樞密只是政見不合,并無私怨,也未影響軍政之運轉,相忍為國的道理,臣還是明白的”
自從回京被拜為樞密副使后,郭良平便正式成為大漢海軍勢力的代言人,不再局限于南方海軍、郭氏派系,站在更高更大的舞臺,扛起海軍這桿大旗,在朝廷軍隊“沖鋒陷陣”,爭取利益。
當然,在郭良平在擔任樞密副使的這段時間內,樞密院并不平靜,郭良平的上位,就像一只鯰魚攪動著軍隊內部風云。
這其中,既有郭良平個人原因,也在陸海之爭的大局之下。郭良平這個人,性格是有些強勢的,行伍作風也格外濃烈,這樣的作風,在領軍之時一言九鼎,到了樞密院還保持著,那就難免得罪人,畢竟樞密院雖是大漢軍政權力中心,管著全天下的軍隊,但本質上還是一個官僚機構,并且官僚化的趨勢越發明顯,不知收斂,是會得罪人的,而郭良平,顯然得罪了不少人。
郭良平是少年從軍,青年之時便跟著父親在海軍服役,也參與過北伐,后來獨立領軍,打造南洋艦隊,橫海遠洋,大振國威。
當初還在南洋之時,在朝中就受到了不少攻訐,說他專權跋扈,肆意妄為,在南洋更有諸多為非作歹之舉,強取豪奪、任用私人、敲詐外國友邦什么的也沒少做,可以說是惡跡斑斑。當然,最惡毒的攻擊,還屬有人舉報說郭良平把南洋艦隊培養成郭家的私兵,將士只聽軍令,而不認朝廷指揮
只是當初劉皇帝對郭良平格外喜歡,尤其欣賞其銳意進取,那些流言中傷,雖然有些確實刺激到了劉皇帝的敏感神經,但并沒有過于在意。相反,在劉承勛一行返京之后,加官晉爵,委以重任,表現出更大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