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皇帝都這么說了,劉旸也就不為己甚了,雖然對劉曙此次的行為很是不滿,甚至惱怒異常,但劉旸還真為劉曙捏了把汗。
所幸,劉皇帝沒有大礙,沒有造成更嚴重的后果,否則誰也保不住劉曙。而念及此,劉旸忽然想到,劉皇帝如此反應,怕是存著保護劉曙的心思吧,否則以劉曙在朝中的“聲名狼藉”,再加上當陽翟風云的關口,只怕少不了彈劾參奏的事。
這可是一個正大光明的借口,那些“忠臣賢良”也敢于窮追勐打的,而一旦讓皇室陷入此等紛擾,對于當下朝局是不利的,對于天家而言,也是如此。
皇室地產之事,到目前可還沒有一個定論呢如今,劉皇帝以一個“父子矛盾”為天子失足之事做了個掩飾,若還有人揪著此事不放,攻擊劉曙,那就是包藏禍心,劉皇帝也就有理由施辣手了。
當然,這些考慮都太玄乎,劉皇帝心思,實在太難猜了,做出什么樣的反應與決定,都不會讓人意外。
劉皇帝沉吟片刻,突然問道“晉王的年俸是多少”
這個問題,讓劉旸與趙普都愣了下,這是哪兒挨哪兒不過,劉皇帝既然發問了,趙普還是簡單地答道“依制,親王每年俸錢五千貫,祿米一萬石,另有布帛、瓷器、珠玉諸雜項若干”
聽完,劉皇帝當即道“把晉王俸錢提升到每年一萬貫”
趙普意外地看了劉皇帝一眼,想了想,還是請示道“敢問陛下,以何名義”
這是在問原因了,劉皇帝想了想,澹澹道“諫言有功,處事有道這個理由可夠劉晞有句話說得不錯,朕的這些皇子皇女,除了是朕的兒女,同樣是大漢的臣子,比起那些于國有功的功臣們,他們不該有過分的特權,否則,這既然是對國家的不負責,也是對他們自己的不負責”
隨著劉皇帝這番表態,那關于天潢貴胃們所置產業的問題,似乎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了,劉皇帝的傾向甚至已經明確了。
不待二人接話,劉皇帝又道“那些爭論,可以停止了。外面紛紛擾擾,不就想看朕如何處置此事嗎不就等著,看有沒有空子可鉆嗎
朕,可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政事堂稍后下一道明制,皇親國戚之各項產業,包括土地在內,不算帝產,今后,與內帑徹底分離,納入朝廷統一管轄范圍之內,依制依法辦事”
聽劉皇帝這么說,不管心中存在著什么心思,劉旸與趙普都恭敬地拜道“陛下英明”
劉皇帝就像沒聽到一般,兀自在那里思索著什么,考慮了一會兒,又道“潘佑在京畿道干得不錯,改革成效顯著,該當予以褒獎,朝廷發一道敕文,予以表揚”
緊跟著,劉皇帝又道“另外,遷潘佑為劍南道布政使”
聞言,趙普臉色終于變了變,有些謹慎地道“陛下,京畿道的稅改,才入正軌,此時調換主官,是否是否有些不妥”
心知趙普在顧忌什么,但劉皇帝以一種不容置疑的語氣,澹漠地說道“萬事開頭難,既入正軌,那后續事情,蕭規曹隨即可,有何不妥
不是有人把潘佑比作一把刀嗎那朕就把這把尖刀換個地方使用,到劍南道去,砍砍那些纏繞在朝廷身上的藤蔓枝節”
“能得陛下如此評價,實為潘佑之榮幸”趙普嘴上應道,但心中卻不由暗嘆。果然,潘佑的作為,劉皇帝看在大局上,會支持,但心中難保不會有其他想法,這不,打擊不就來了
潘佑在京畿道轟轟烈烈干了這半年多,得罪了那么多人,好不容易干出些成績了,人就被調走了,日后若評定京畿道的改革功勞,那成熟的桃子估計大半要被繼任者摘走。
而另一方面,劍南道同樣是個復雜的地方,由于地理上的原因,相對封閉,風氣更為保守,各種利益鏈條勾結更加復雜深重,潘佑想把在京畿道的手段,再在劍南道使上一遍,恐怕就沒那么容易了。
京畿道雖然盤根錯節,但也因為在近畿,受朝廷的節制嚴重,有些事情,看起來困難,只要想做、敢做,總能取得些成效。
但劍南道就不同了,那就是一塊更加難啃的硬骨頭,一個不慎,就可能碰個頭破血流。這些年,大漢官場風云變幻,有無數例子證明,越是偏遠的地方,官僚及利益集體的膽子是越大,當初由盧多遜領銜的西北軍政集團,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tercss”cear”,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