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又經過一番折騰,送函的差官終于在原武縣大堤下的一座村莊之中,找到了正在核算對比錢稅數額的李沆。
“知州可是讓下吏好找啊”被如此折騰,即便知道李沆來頭很大,使者心氣也難平,言語中不免有些情緒。
李沆此時的穿著,極似一個賬房先生,由檢視秋糧,身上甚至散發著一股谷物清香。聞其言,察其色,李沆面如春風,拱手告罪道“上差辛苦了,還請到莊中稍事休息,喝些水。”
見李沆態度如此溫和,滿腹的怨氣都消散幾分,回了下禮,把公函呈上“下吏奉使君之命,傳書知州,還請過目”
李沆順手接過,拆封閱覽,表情漸漸多了幾分嚴肅,心中暗嘆,避是避不開的。事實上,前日司衙大堂上的沖突,第二日便傳到李沆的耳中,李沆也就此做了分析,結果,讓人難以樂觀。
李沆突然意識到了,自己的做法,還是有欠妥當,雖然對潘佑的政風不敢茍同,但同為朝廷做事,潘佑又是朝廷安排在京畿道主持大局的主官,不論有什么顧慮,都不敢直接對抗。
而一封公文解釋,說服力顯然是不足的。而就司衙沖突的情形來看,道司層面的爭端與沖突,已然趨于表面化,這種時候,自己這種行為,很可能卷入其中,并且可能被那些保守派作為對付潘佑的棋子。但關鍵,他李沆也是改革派,即便有矛盾,那也是內部問題啊
反思的同時,李沆也考慮著如何對此事善后,不管如何,至少不能與潘佑沖突,要緩和關系。但,這不是一廂情愿的事,還得看潘佑的態度。而在此之前,他需要切實做好改革工作,并做出成效。
不過,讀完潘佑的書信,李沆的心放下了一大半,至少從公函中表達的意思來看,潘佑先要一個解釋,而非直接的打擊,看起來并非無法溝通,這潘使君或許并不想傳聞當中那般剛愎自用、驕橫粗暴。
“此莊秋稅的賬目,還差些收尾事項,待本州料理完畢,便隨上差前往潁昌”李沆道。
有些詫異地打量了李沆兩眼,使者忍不住心中的好奇,道“知州身為一州主官,公事繁忙,稅務之事再是緊要,這區區一縣一莊之稅,也不至于讓知州親臨過問吧”
“上差有所不知”李沆淡淡一笑,道“原武縣今年秋稅,與往年不同,乃是按照朝廷新制收取。新制推行,涉及到官府民間方方面面的變化,隨時可能出現問題,本州不親自盯著,心里不踏實啊”
李沆說得云淡風輕,但聽到其透露出的意思,使者不免驚愕道“知州的意思,稅收新制,已然在鄭州正式施行了”
“不是鄭州”李沆搖搖頭,更正道“僅僅原武”
作為潘佑的使者,自然是心腹之屬,當聽到李沆如此肯定的答復,也愣了少許,方才感慨道“即便只原武一縣,那也不易了看來,司衙對知州,是有所誤解了如此作為,堪為京畿道稅改楷模,又豈會拖延遲誤”
“知州雷厲風行,在下佩服”
見狀,李沆淡淡一笑,指著一旁桌案上的一本簿子道“這本簿冊,便是本州給潘使君的一個交代了”
本章完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