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我擬了一份名單,都是我趙家的族人、故舊、門生,你代我寫一封信,叮囑他們,家有家規,但國法還要在前頭。
讓他們安分守己,規規矩矩,不要惹是生非,不論行何事,都當遵紀守法,不得肆無忌憚,更不能與朝廷大政相抗。
倘若觸法,我先不容他內容大抵如此,措辭不妨嚴厲些,你斟酌之后,便把信發出去吧”
說著,趙匡胤不由地重重地嘆了口氣。
認真地聽著趙匡胤的吩咐,趙德芳顯得有些遲疑,低聲道“這些事,由兄長來做是否更合適些”
聞言,趙匡胤有些意外,訝異地偏頭看著趙德芳,沉吟了下,溫和地說道“他不是在襄州嗎”
略作停頓,趙匡胤又道“你給你哥哥,也去一封信,知會與他,我對他是很放心的,他能夠把握好分寸”
“是”見趙匡胤這般說,趙德芳方才鄭重地應道。
對于自己唯二的兒子,趙匡胤一向是很疼愛的,好像能從他年輕英俊的面龐上隱隱能夠看到自己年輕時候的氣質。
想了想,趙匡胤又娓娓而談“為父現在,所憂心者,不在宮墻之內的猜忌,也不在不久的性命
最為憂心的有二,一是你姐姐,東宮之內,二妃之爭,趙家與慕容家之爭,嫡嗣之爭,這些早有苗頭,將來也只會更加激烈,我們是有進無退,只是,我是看不到那一天了,也不了多大幫助,未來只能靠你們兄弟”
趙德芳表情嚴肅地靜聽著,不由道“不是還有三叔嗎”
趙匡胤搖了搖頭,再度嘆息“所憂者二,恰恰是你三叔。你三叔是有大志的,功名心重。論聰明才智,他遠勝于我,若得機會,必然能成為留名青史的一代相臣。
但他心思太雜,又太汲汲于功名,雖然老謀深算,但近些年,卻是越發急躁了。
今夜與他一番交談,我更加擔憂,以他如今的心態,面對眼下大漢的政治局勢,很可能會跌跟頭,甚至是萬劫不復
他主意堅定,我是勸不住了,也沒法規勸,倘若有事,只怕你們兄弟也會受到牽連
因此,你要記住,只要陛下在位一日,便要與你三叔,盡量保持距離,他的事,不要參與。
如此,即便有什么差池,我這輩子的打拼,或許還能保全你們兄弟”
“你入仕也有些年頭了,等我死了,找個機會,也外放為官吧,在地方上,也能遠離朝廷的紛爭,保全有用之身。還是那句話,陛下在一日,就不要回京”
聽趙匡胤這番不厭其煩,諄諄教誨,感其言語中的凄愴之意,不知覺間趙德芳已然淚流滿面
本章完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