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皇帝的改革初衷,為江山社稷,為子孫后代著想,其中有多少是真正體諒黎民,顧念百姓,這是需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的。
思索間,趙普腦中也逐漸形成了一些想法脈絡,雖然有太多都屬他個人判斷,但心中已然有了初步打算。剩下的,還得回京之后,與劉皇帝交談之后,再作區處。
過去,劉皇帝都那般難以捉摸,如今時隔兩年未見,劉皇帝與朝廷又有什么大的變化,可不是待在江陰接收的一些消息就能完全搞清楚的,還得慎重。
當然,自始至終,趙普都認為,劉皇帝召他回京是要重任相托的,否則吃飽了撐的,千里相召來折騰他這把老骨頭。
“你這楚州,每年可支配的財稅,大概是多少”良久,趙普回過神,再度問道。
聞問,稍顯猶豫,趙承宗還是實話實說“約三十萬貫”
“呵呵”一聽這話,趙普便不禁感慨著笑了“朝廷道司給你們定的稅額,可只有三十一萬貫啊這稅制,不改行嗎”
聞言,趙承宗默然。地方上的收入,來源實則很廣泛,除了兩稅正稅之外,日益繁榮的商稅也是大頭,再加上職田產出,官府經營的一些產業如鹽鐵、茶葉、棉花、糖等,即便被財政司劃去一大塊,剩下的也足夠吃飽喝足了。
在地方財稅上,不透明的地方太多了,蠅營狗茍、腌臜的情況也太多了。而楚州這邊,至少沒有像有些地方,巧立名目,想方設法搞錢、搞糧,即便是額外攤派,也有一個限度。
不過,即便如此,這樣的情況,對于曾長期擔任首相的趙普而言,也是有些難以接受的。他的立場,是天然站在中樞的,要維護朝廷的權威,過去在行政監管上或許有些保守的妥協,但這也是有限度,一旦突破了底線,那也是不能容忍的。
抬手在空中點了點,趙普很想斥責一番,然而話到喉頭,又不知說些什么才好了。并不因為趙承宗是他兒子,換個其他州官也一樣。
想了想,趙普有些嚴肅地道“兩件事情,你要做好準備,其一,把楚州過往的財稅賬目理順,那些不依規合法的事務即行取締;其二,楚州所擁土地要搞清楚,不論是耕地、棉田、果林,都要詳細記錄在冊”
一聽趙普這番叮囑,趙承宗表情立刻鄭重起來,望著趙普,欲言又止,終于道“父親,有一事兒一直想問”
看了他一眼,趙普道“你是想問,我被召回京的原因吧”
趙承宗點點頭“正是難道”
“你猜得不錯”趙普干脆地點點頭“如不出意外,陛下應該是會重新啟用我了”
趙承宗面色微變,有些憂慮道“京中之事,兒也有所耳聞,倘若成行,只怕困難重重,惹人敵視啊”
迎著著趙承宗關切的目光,趙普淡淡一笑“我這輩子,受人針對敵視,攻訐中傷,還少嗎如今年逾花甲,早已看淡世事,又懼些許俗擾再者,若我在江陰默默無聞,了此殘生,也就罷了,既然陛下相召,但有差遣,我還能拒絕嗎”
本章完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