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美虛無的賞賜與恩寵終究比不上白頭到老的承諾。”
這句話不知戳中了多少人的心。
“許平君死在了最好的時候,成了宣帝心中的白月光,終其一生念念不忘。若是她活的長久一些,大概就不會有這些傳說了。”
“如果我沒記錯,劉弗陵的上官皇后現在是太后,他是霍光的外孫女,霍成君卻是霍光的女兒,好復雜的關系”
劉詢做的第二件事便是為曾祖武帝上廟號“世宗”,本初二年,劉詢下詔頌揚武帝功績北平匈奴單于遠遁,南平百越,東滅朝鮮,躬行仁義
在古代,主喪、主祭都是宗子才能行使的權利,皇帝駕崩后,太子靈前繼位才能主喪。但因為劉弗陵沒有為武帝主喪立廟,這就給了劉詢一個機會。他要向世人表明他才是武帝嫡長子的后裔,而昭帝劉弗陵只是庶出少子,以此區分兩人身份,彰顯其皇位天經地義合理合法,且不容置疑的正統性。
始皇表情微妙“劉家人天生就是當皇帝的料,沒有接受過教育也能深諳權謀之術。”
劉徹表情空白了片刻,顯然沒想到自己都死了十幾年了,還要被后輩拿來立威,“劉詢真是天賦異稟。”比據兒更懂得變通。
顯然這樣的人成為皇帝才能安定大漢江山,接過武帝去世后被權臣掌控的權柄。
地節二年,霍光病逝,劉詢以皇帝之禮厚葬霍光,謚號“宣成”,陪葬茂陵。后來劉詢建立了麒麟閣十一功臣,紀念為大漢做出貢獻的朝臣,霍光位列功臣榜首位。
霍光執政期間,嚴格遵循武帝法度,革除陳年積弊,采用休養生息的政策,輕徭薄賦,使得大漢國力得到恢復,對外緩和同匈奴的關系,恢復和親政策,二十年間“百姓充實,四夷賓服。”
劉弗陵“大將軍忠臣,先帝所屬以輔朕身,敢有毀者坐之。”
昭帝雖然年幼,對霍光卻是滿心信任,不論其他人如何詆毀,從不曾懷疑霍光。
班固“霍光受襁褓之托,任漢室之寄,匡國家,安社稷,擁昭,立宣,雖周公、阿衡何以加此然霍光不學亡術,闇于大理;陰妻邪謀,立女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顛覆之禍,死才年,宗族誅夷,哀哉”
霍光忠心耿耿安定社稷,比周公都厲害,只是架不住他有個敗家娘們,妻子不賢,招致滅族之禍
司馬光“霍光之輔漢室,可謂忠矣;然卒不能庇其宗,何也夫威福者,人君之器也。人臣執之,久而不歸,鮮不及矣。
霍光雖是功臣,但他死后卻被滅族,為什么呢,因為他霸占皇帝的權利,還不想歸還,這不是一個臣子該做的。
評論區
“霍光雖經歷朝,但他認可的皇帝只有劉徹,能陪葬茂陵也算是善終了。”
“麒麟閣第一位是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姓霍氏,最后一位是蘇武,中間的都不太熟。”
霍光冷硬的心突然軟了一下,他眸中有些水色,看著高居上位的陛下。陛下認可了他的功勞,還讓他陪葬茂陵,這是何等恩德。
他知道權傾朝野侵犯了陛下的權利,根本沒想過身后之名,沒想到陛下卻保全了他的名聲,“陛下,臣有罪,請陛下允許臣辭去官職。臣相信陛下天縱之資,定能帶領大漢走向巔峰”
劉詢“大司馬一生恪盡職守,乃漢室忠臣,請不要說這樣的話,朕年輕不經事,朝政還要仰仗大司馬幫襯。”
一時之間,君臣和樂,但所有人都知道,劉詢已經掌握了主動權,霍光只能做一個輔佐之臣了。
宣帝朝之前的平行時空這個好啊,陛下,我們也想要
武帝大手一揮“朕也建個功臣榜,仲卿與去病可占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