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區
“看李廣利打仗真是憋屈,主播為什么不能略過這一段。”
“沒有后期的憋屈如何能體現出我們大將軍和冠軍侯的能力”
“李陵投降”李廣再次跪下請罪,投降匈奴這件事情太大了,與其等著天幕曝光,不如自己請罪,只希望陛下能留孫兒一條性命。
武帝還在為后續的一連串失敗而悲憤,根本不想搭理李廣,還是衛青為人寬厚,見不得老將軍一把年紀了還跪在地上。
“陛下,李陵投降可能另有隱情,以五千步兵殺匈奴萬人,堪稱大勇,還請陛下查明事情真相,還老將軍一個清白。”
武帝眼神微動,他當然明白,未來的敗績擺在這里,參與其中的將領內心必會不安,若是將來在戰場上有了二心,那才是真正的滅頂之災。
但他又不可能不用他們,公孫賀、趙破奴、李廣這些人都是跟著衛青霍去病與匈奴廝殺中崛起的大將,是大漢的肱股之臣。
罷了,既然不能全都殺了,便要讓他們安心為朕效力。
武帝“天幕所講未來之事尚未發生,朕相信諸位愛卿都是大漢的棟梁,只要我等君臣齊心協力,定能徹底剿滅匈奴,到那時便沒有所謂的敗績了”
群臣皆拜謝,因為他們總覺得自己也逃不過戰敗的命運
天漢四年,李廣利公孫敖等人率領七萬騎兵十四萬步兵出塞,各路兵馬皆失利。
公孫敖怎么還有我
他與公孫賀對視一眼,在對方眼中看到了同樣的神情,他們原本只是普通將領,若不是跟著大將軍,如何能因功封侯
李廣利這個不知道哪里冒出來的小子還想取代大將軍,做夢去吧
霍去病吐槽道“與匈奴作戰哪里需要那么多人,帶著步兵輜重如何能發揮騎兵的機動靈活”
怪不得會被匈奴人追著打
征和三年,李廣利再次率領十三萬兵馬攻打匈奴,兵敗投降
“呵”武帝終于忍不住發出了嘲諷的笑聲,也不知是在嘲笑李廣利的無知無畏,還是嘲笑那個誤把魚目當珍珠的自己。
桑弘羊繼續在自己的小本本上記下這筆賬
直到征和四年前89年,漢軍攻打車師,車師投降漢朝,這是漢武朝有史記載的最后一次對外戰爭。
這便是大漢對匈奴戰爭的第三階段,元鼎六年前111年到征和三年前90年,大漢失去了他們的帝國雙璧,又沒有能夠接替他們的人才,只能消極防御,喪失了戰略靈活性,連連失敗。匈奴則是利用游牧民族的特性,逐漸改變了被動局面,漢匈局勢終于穩定了下來。
匈奴被大漢打敗,只能逃亡西方,那么當時的西域又是什么情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