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劉邦對劉盈的看法很客觀,劉盈確實擔不起大漢天下。”
“但劉如意也不行,劉邦死的時候,劉如意還不到十歲,難道讓戚姬秉政嗎”
“只有呂雉,也唯有呂雉能擔起劉邦死后的大漢江山。”
“真正的漢二世呂雉”
劉邦也有些意動,他的兒子們年紀太小了,一旦他離世,必須有一位臨朝稱制的太后主持大局,如今看來只有皇后能擔此重任
至于去母留子,讓大臣輔政,也不看看漢初這些如狼似虎的功臣集團和漢室宗親,怕是他前腳走,后腳就會有權臣行廢立之事
易儲之事,乃是呂雉所面對的最大的危機,但在這個過程中,她也建立起了自己的勢力。她積極參與政治,發出自己的聲音,幫助劉邦鎮壓叛逆,打擊割據勢力,在誅殺淮陰侯韓信和梁王彭越時,都參與其中。這些舉動鞏固了漢朝的統一,也為她日后掌權做了充分的準備。
韓信接到詔令剛剛入宮,便聽到天幕的話語。
對面就是將來殺了自己的皇帝和皇后,淮陰侯韓信有些恍惚的想,這樣的情況下見面還真是尷尬呢
公元前195年,劉邦去世,太子劉盈繼位,是為漢惠帝。
出嫁前被呂公擺布,出嫁后,受劉邦轄制,壓抑了一輩子的呂雉終于能將權利掌握在自己手里。但她沒想到,接下來她還會受到更加致命的打擊來自于她的兒子,漢惠帝劉盈。
劉盈日常跟著太傅學習經義,但今日有天幕,本就不是正式的朝堂,劉邦便將他也召了過來。
呂雉將目光轉向劉盈身上,眼中沒有了往日的希冀與溫暖,劉盈突然打了個寒顫。
因為易儲之事,呂雉深恨戚夫人和劉如意,因為他們,她母子三人一度瀕臨絕境。如今,劉邦死了,戚夫人最大的靠山沒有了,呂雉將戚夫人關在永巷,命其穿著囚徒的衣服,舂米做苦役。
對于一個時刻想要害死自己的仇人,呂雉的懲罰并不算重。她沒有要了戚夫人的性命,只是讓她做一些苦役。只要過了這段時間,呂雉很快就會忘記這個女人,她要處理整個天下的事物,哪有時間關注后宮的一個失敗者。
天幕上是穿著囚衣的戚夫人,大殿外傳來戚夫人的哭求聲,劉邦突然有些心煩,他讓近侍將戚夫人送回后宮,打算稍后再去安撫。
對于天幕所言,呂雉的做法很寬容了,若是易地而處,他絕不會放過自己的政敵,必要斬草除根
他低估了呂雉的心胸,就像他高估了戚姬的頭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