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宮中的官員露出鄙夷嫌棄的神情,這些小吏出身之人果然沒見過世面,這么點東西就讓你們看花眼了。
他們都是祖上幾代為官,是商鞅變法后新興起的秦國貴族,數次對外征戰中積攢財寶無數。
始皇看到他們的神情便猜出了他們的想法,他瞥了李斯一眼,李斯心領神會,當即輕咳一聲,吸引所有人的注意,“諸位,這些人雖沒有見識,但我等積攢的所有身家可都是他們的囊中之物了。”
你們看不起人家,可惜你也打不過人家。
張良分析利弊,“秦王大興宮室,多行不義失去民心,如今您成功推翻了秦朝,就應該布衣蔬食,厲行節儉,顯示出自己與秦朝統治者的不同,這樣才能讓百姓歸心。”這番話被劉邦記在了心里,他下令封存秦朝的宮室財物,還軍灞上。
在張良的建議下,劉邦與秦地的父老“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除此之外,廢除所有秦朝的律法。這件事在秦地傳開后,秦地百姓紛紛真心歸附,爭先恐后拿出自家的糧食酒肉犒勞軍士。
評論區
“律法最重要的是公平公正公開,而不是有多少繁雜的條目。”
“當時的百姓根本理解不了也記不住那么多秦律,倒不如直接告訴他們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法家一邊愚民,一邊又規定了復雜的政府運行機制,他們覺得百姓不需要知道這些,也不想著科普,所有的律法解釋權都在地方官吏手里。秦地還好以西,其他地方的官吏多是當地豪強,六國貴族,他們若是在律法解釋中加入一些自己的私活,誰能發現。”
“這不是一種可能性,而是當時真實發生的,不然怎么會有那么多百姓認為秦律嚴苛,在豪強的鼓動下,加入起義軍呢。明明秦律只是條目繁多一些,本質上極大地保護了普通人的利益,損害了豪強和貴族。”
“秦朝廷無法直接治理百姓,而作為中間橋梁的地方官吏卻多是體制內的蛀蟲。”
李斯張了張嘴,卻什么都說不出來。
扶蘇替他說出了那句話,“原來事情的真相如此簡單,繁雜的秦律無法規范百姓的行動,因為他們根本不了解那些條目,長官說什么就是什么。”
李斯點點頭,“地方官吏就是朝廷的臉面,若是他們暗中抹黑,百姓定會對朝廷產生誤解。”
秦國的普通百姓也在看著天幕,他們嘴角露出了一抹苦笑,如果陛下能明白這些該多好,他們想要的真的很簡單,只想有一口吃的,活下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