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逼迫觸子立刻出戰,觸子不敢違抗命令,又不想戰敗被殺,便逃亡了。
五國聯軍趁勢打敗齊軍,齊軍潰散退卻。燕國大將樂毅攻入齊國的都城臨淄,齊湣王出逃,在各國輾轉,但他依舊放不下自己大國國君的架子,傲慢無禮,被各國嫌棄。
楚頃襄王為分占齊地,便以救齊為名,派楚國將領淖齒率兵入齊。齊湣王幻想借助楚軍力量抵抗燕軍,便委任淖齒為相邦。不久,淖齒就殺掉了齊湣王,奪回了以前被齊國占領的淮北之地,與燕國一起瓜分了齊國。
評論區
“眾所周知,五國聯軍有六個國家。”
“楚國是最佳第六人。”
“楚國一直在被秦國坑,居然也學會了坑別人。”
一直到公元前279年,齊國將領田單打敗燕軍,收復失地七十余城,齊國終于復國,但在此之后,齊國元氣大傷,再也不曾對外出兵,原本齊秦對峙的局面瓦解,秦國一家獨大。
評論區
“可惜了,燕昭王死后,燕惠王與樂毅有矛盾,田單施展離間計,派人游說燕惠王。說,樂毅勢如破竹攻下了那么多城池,現在齊國只剩下兩個城池,樂毅卻攻不下來,這是樂毅在養寇自重,想要挾燕王,在齊國稱王自立。”
“燕惠王本來就不喜歡樂毅,當即便召樂毅回國,派騎劫接替樂毅,樂毅擔心自己回國會死在燕王手里,便逃到了趙國。”
“騎劫被田單幾個計謀打敗,齊國成功復國。”
評論區的文字讓燕昭王心頭火起,拿起手邊的竹簡便砸向太子樂資,“蠢貨,燕國三十年之功毀于一旦”
太子為自己爭辯,“憑樂毅之才,拿下兩城易如反掌,為何獨獨留下那兩城,兒臣不解。”
樂毅“此乃未來之事,臣也不知。但臣可以推測,單靠武力能破其城而不能服其心,民心不服,就是全部占領了齊國,也無法鞏固統治。所以臣對兩城采取了圍而不攻的方針,必然要在已攻占的地區實行減賦稅,廢苛政,爭取民心之舉,只有這樣才可以從根本上瓦解齊國。”
燕昭王恨鐵不成鋼的盯著太子,“聽明白了嗎”
太子樂資無話可說。
即便是秦始皇滅六國之時,齊國也不曾參與,全程都在做啦啦隊秦國的啦啦隊。每當秦國滅一國,齊國便送上賀禮,在這樣的躺平狀態中,齊國成為最后一個被滅的國家。
評論區
“齊國被打怕了吧。”
“也怪不得齊國,畢竟六國都跟他有仇,秦國在滅六國的時候,齊國沒有出手相助,已經很克制了。”
齊王建“沒錯,六國打生打死與寡人何干。”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