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硯青倒是贊同這話的,不過還是道“隨便買買吧,也許能用上呢。”
當下,孟硯青便問了老板價格,顯然老板也不太看好這珍珠,況且又那么烏糟糟的了,孟硯青只花了二十港幣就買到手了。
這邊孟硯青付賬過后,那趙言君好奇地看向孟硯青“硯青,你這珍珠能用嗎”
孟硯青“我想著,修整修整就是了。”
修整
大家全都好奇看過來,一看之下,不免心存疑惑。
這也能修整嗎,都成這樣了
孟硯青自然知道,大部分同學覺得她圖便宜買了個不入流物件,不過她確實對這珍珠很有些把握的。
她打算再看看,如果淘不到好的,就用這珍珠了。
當下她和同學四處看著,不過看了半晌也沒見到好的,大部分都是貴貴貴。
她現在雖然有錢了,但可能是因為窮過,現在看什么都貴。
畢竟也不是什么頂尖好石頭,竟然賣這么貴,大部分都是坑冤大頭的。
她身邊同學陸續下手了,有的花了好幾千,看來這是要下血本了。
這么逛著時,就見前面一處攤位,卻是賣藍寶石的,有貨車停靠在攤位旁,攤位前的白色木盒子里,是一水的藍寶石,看得人滿眼都是藍色。
旁邊還有戴著手套的工人在卸貨,從貨車上往下搬箱子。
聽同學們的議論,孟硯青知道,這是才從斯里蘭卡到了一批貨,全都是藍寶石,這家是搞藍寶石批發的,專給各大珠寶商并攤位們供貨的。
大家看著那箱子里滿眼藍汪汪的,眼睛都亮了,全都圍過去看。
這里的寶石和珠寶店寶石已經不是一個概念了,珠寶店寶石都是精心修飾過,放在絨布盒子里,一看就是身份尊貴,是要賣出錢來的。
但是這里的寶石卻仿佛石頭一般,就那么一堆一堆地放在箱子里供人挑揀。
同一個箱子,自然命運不同,可能品相不好,派不上用途就隨手做個什么,也有可能被設計師精心雕琢成為奇貨可居的藝術品。
有同學問了問,知道這里是按照個頭賣的,一顆藍寶石只需要一百港幣,大家聽了,眼睛亮了,紛紛在里面翻找起來。
孟硯青很有興致,也和大家一起在里面翻找,不過很快她就發現,這事乍看說個大便宜,但其實買的沒有賣的精,這藍寶石顯然都是人家給珠寶公司供貨后,挑揀剩下的。
要么是分量太小,要么成色有瑕疵,總之就是挑剩下不值錢的貨,一百港幣一粒,稍微不小心就虧了。
這里面當然也有好的,挑好了肯定超值,但那太考驗眼力界了,且含量少。
賣家這么論堆賣,總體來說人家不吃虧。
但是大家伙才學了珠寶鑒定課程,自然一個個心勁兒大,都鉚足勁要挑好的。
如今逛了這半天,大家也有經驗了,都是先挑著,挑得喜歡的就攥在手里繼續挑別的,等挑了一把手,再慢慢地從中篩選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