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說笑著間,孟硯青便看到前面是翡翠展覽區,陳列館竟然專門竟然設置了沙盤,展示了翡翠從開采到運輸,再到切割、雕刻和打磨的過程。
每個展覽品旁邊都有詳細的說明,孟硯青從頭慢慢地開始看,這些介紹也側面透露出如今國內翡翠研究情況。
她這么看著的時候,發現一個展示牌上,上面卻是關于翡翠在中國的歷史的。
其中提到,中國古代周朝時候便有翡翠,漢朝時候也有,但是到了明朝末年時候依然是罕見珍寶,而翡翠在中國盛行,卻是清朝時候了。
她便多看了幾眼,葉鳴弦意識到了“怎么,有問題”
孟硯青道“明十三陵的定陵發掘時,不見翡翠制品,元朝騰沖一帶的墓葬出土文物中,也沒見過翡翠,所以翡翠在中國的歷史存疑,能夠有證可查的,應該是徐霞客游記中的記載,他行經騰沖一帶,那里有經營加工翡翠毛料的場地,不過那是明朝崇禎年間了。”
所以中國翡翠的歷史,有證可查的就是明末,再往前,就不好推斷了。
葉鳴弦頓時明白了“如果無實證的話,便只能存疑,確實不好當做科普資料展示給大家。”
孟硯青“不過也有可能他們有什么考證發現只是沒在這里公開”
畢竟這只是一個簡單的科普資料牌,不可能寫得太詳細。
葉鳴弦“這好辦,我們找一位工作人員問問。”
其實這并不是什么要緊的事,但凡換一個人,也許過去就算了,不過葉鳴弦不一樣,他是做學問的人,他覺得孟硯青既然提出來了,那這件事就是一件嚴瑾的事,不能馬虎,必須有嚴瑾的考證才能這樣向大眾科普。
孟硯青也沒想到葉鳴弦這么積極,不過他要問,她倒是也想聽聽。
她以后想從事這個行業的話,還是希望能擴充這方面的知識。
這時候旁邊恰好有一位工作人員,葉鳴弦便禮貌地向對方請教,那工作人員看了眼,有些茫然,顯然他不懂。
葉鳴弦見此,便問“請問這塊展區的負責同志在不在”
他這么問的時候,那邊正好走過來一個中山裝,四十多歲,見到他,疑惑“你們有什么事嗎”
葉鳴弦道“你好,我姓葉,是中科院的研究人員,今天我們過來這里參觀展覽的寶玉石,有一個疑惑,想請教下。”
葉鳴弦生得儒雅,書卷氣十足,一看就是高級知識分子,對方顯然很有好感。
那中山裝便微頷首“你說。”
葉鳴弦介紹孟硯青“這是我朋友,姓孟,她對于翡翠在中國的歷史有些疑惑。”
孟硯青這才笑道“剛才看到翡翠在中國歷史的介紹,提到翡翠在中國古代已經存在了,我想請教下,這說法起源自哪里,可有什么佐證”
那中山裝一聽便笑了,他看著孟硯青,道“這個很簡單,你問我,算是問著了,其實不用說太多,中國古詩詞中就有佐證。”
孟硯青“恭請賜教。”
他背著手,慢悠悠地道“遠的不說了,就說唐朝時候,就有令狐楚遠別離中有一句,叫做玳織鴛鴦履,金裝翡翠簪,這翡翠簪,就是用翡翠雕成的簪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