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張大人遇刺后,雖然保住一條性命,但身心都受到重創,短時間內是無法回朝任職的,給朝廷帶來了不小的變動。
而刺殺事件帶來的影響遠不緊緊是官職變動。
刺客殺了鎮國公后又高調的預告刺殺張大人,歸根結底他們做這兩件事都是為了引起關注,單從這一點來看,刺客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他們先當街殺了鎮國公,然后用一種很極端的方式把張大人推到鬼門關前轉了一圈,若不是遇上幾個行俠仗義的江湖少俠,靠安國公部署的那些禁軍護衛,張大人也必死無疑。
所幸的是,刺殺鎮國公和張大人的刺客被行俠仗義的少俠給聯手殺掉,原本事情到這里應該可以告一段落,可誰知過了沒幾天后,京城中突然流言四起,說刺客雖然死了,但主謀依舊逍遙法外,并且仍在蓄謀刺殺。
一時間,京城各家又開始膽戰心驚,人人自危。
誰也不知道刺客的下一個目標是誰。
就在這時,刺客的真實身份突然被傳了出去。
說那刺客是某個邪派長老,多年前那邪派曾在江南為非作歹,被當今武林第一大派天極盟趕出了中原,如今卷土重來,不敢說請天極盟再出一回手,畢竟誰也沒這么大的面子,不過各大世家名門望族,有的立世過百年,人脈關系盤根錯節,就算請不到天極盟,但一些普通的江湖門派還是能夠請動的。
于是乎,京城中但凡有點家底的世家名門都在明里暗里找江湖上的關系,尋求庇護,而收到求助的江湖中各大門派也因此涌入京城。
高岄出宮去魏王府的路上至少看到兩撥帶兵器的江湖人在街上行走,嚇得她趕緊把馬車簾子掖掖好,生怕被人認出來。
好不容易到了魏王府,又遇上一撥江湖人來拜山頭,看他們說話的樣子,應該沒有提前約見,管家讓他們在門外稍候,拿著他們的拜帖進去詢問。
由此可見,魏王在江湖中頗有些勢力。
悄悄掀開車簾一角,高岄從那幾個江湖人的統一的衣著服飾看,像是琉光宗的人,一個北方門派,門主早年創出一門琉光掌,出掌如電光火石得名。
王妃身邊最得力的嬤嬤早就在外等候,看見高岄馬車便迎上前來,殷勤行禮
“見過公主。王妃得知公主今日駕臨,早早便叫奴婢在此守候。”
高岄原想著等琉光宗的人進府后再下馬車,這嬤嬤一來招呼,高岄卻是非下車不可了。
雖然她不認識琉光宗的人,但不敢保證琉光宗的人也不認識她。
便在馬車里找了一圈,把原就有準備但高岄從來沒用過的帷帽給戴了起來。
嬤嬤的手早就高高抬起,高岄扶著她的手走下馬車。
王府中門大開,仆婢成群的出來迎接,高岄目不斜視快步走入王府,片刻不敢停留。
高岄的步子很快,快得嬤嬤和其他仆婢都快跟不上,直到過了照壁后她才放慢腳步,正好先前進去給琉光宗傳話的門房小廝也拿了主家的回答出門傳話,隱約間高岄聽見那小廝對門外的琉光宗一行說
“房掌門拜會之意我家王爺已然知曉,奈何近日府中事忙,王爺脫不開身,這回便不見面了,請諸位去城中云來客棧,我家王爺早就命人為諸位準備好了廂房,諸位只需報上名姓,客棧便有專人接應,此后在京城諸位該做什么便做什么,只需遵紀守法,規行矩步,別的王爺一概不管。”
傳話小廝說完后,琉光宗的人也沒再堅持求見,拿了門房給的王府帖子便離開了。
見高岄回頭去看,領路嬤嬤說道
“這兩天不知怎么回事,好些個江湖人來拜見咱們王爺。”
高岄問她
“王爺見他們了嗎”
“沒有,王爺一個沒見,都是讓管事的拿帖子給他們,讓他們自到城中各家客棧去住,我們王爺最好客了。”領路嬤嬤說完,指了指右邊的花園小徑說
“公主,藏書樓這邊請,王妃已經命人都安排好了。”
高岄今日會來魏王府,是收到消息,說王府的藏書樓已然打掃完畢,她可以隨時過來,沒想到她只不過幾天沒出宮,京城的風向就變成這樣了。
帶著疑惑,高岄來到位于王府最東邊的院子,還沒進院就看見一座兩層高的小樓建筑,領路的嬤嬤等送她到門口便退下了,說是王府規矩,藏書樓乃重地,仆婢沒有王爺的手令,一概不許進入,她們送人也只送到院子外面。
高岄謝過她們后自行走入,穿過一片花圃,進到小樓中。
魏王妃沒有留人在樓中伺候,但卻做了一個茶水角,各色瓜果點心看著就很新鮮精致,茶水爐上的還放著茶壺,微微冒著熱氣。
這里據說有四分之一瑯琊書閣的藏書,無想山的瑯琊書閣高岄小時候有幸進入觀摩過,據說那里收羅了天下八成武學秘籍,高岄所學的星辰圖就是出自那里。
不過可惜,她學的是下卷,上卷星辰圖據說早在幾十年前就不見了,有傳聞說是被無想山弟子盜走了,但高岄總覺得不太對,若是被人盜走,為何幾十年來無想山都沒想過去找
所以高岄推測,上卷的星辰圖或許就不是被盜,而是在一個兩任山主都知道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