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起來,蕭允把長信宮得用的人介紹給甄芙,一年中年無須的男人笑吟吟的過來拜見,蕭允對他倒是很有威信的,輕咳一聲介紹道“這位是長信宮的首領大太監徐玉柱,你在宮中如果有不懂的可以問他,還有內庫支取,徐內官,王后要什么,你只管給王后送過去。”
這位徐內官也是個人精,他當然一直審時度勢,他是蕭允的人。但是太后常常以關心兒子為前提打探某些事情,他也不好不告訴,否則很容易被尋個錯誤趕出去。
現下王后看起來很得大王歡心,他們做太監的就更明白什么叫做枕頭風了。
起初徐內官想別看你王太后是親娘,但是過日子的人是王后,徐內官心里有數。立馬倒向王后那不可能,他畢竟是大王的人,可稍微示好還是很可以的。
但現在大王對王后很上心,那他就得和大王態度一致。
“奴才一直在大王身邊服侍,王后有什么,只管和奴婢說就是了。”徐內官連忙道。
甄芙和這位徐內官打過一個多月的交道,這個人倒是很圓滑,心中有數,因此看向蕭允道“王上,您待我真好。”
她可不會推辭,縱觀她在戚家的日子,尤其是戚大舅家,舅母慳吝成性,一分錢恨不得掰成兩分用。可大舅舅呢,給妾侍出手就是八百兩,買個鳥兒雀兒久更多了。
可見女子省錢沒什么用,省下來的錢也用不到自己身上,如此,也不必那般扣扣搜搜的。
雖說甄芙很客套,但是這一點上不客套,蕭允心情也是很好,妻子在梁國無依無靠,自己就是她的依靠。
再有宸華宮修繕也得內府出錢修繕,蕭允很清楚不能用朝廷的錢,這樣會引起朝臣喧嘩就不好了。
這么些年,蕭允成為王以來,只拿內庫之前賑濟百姓,從未有其他支出,他就跟老鼠搬米似的,積攢下來的銀錢。
蕭允回宮了,正好休養身體,無甚大事。
內府很快就把修繕的單子送過來了,蕭允直接遞給甄芙,甄芙見上面寫的是門罩二座,隔斷板墻三槽,落地罩二座,碧紗廚一槽,夔龍門口二座,屏門影壁一座1等等,幾乎是把窗戶門重新翻修。
一起預計四千多兩,這也不算是一筆小數目了。
甄芙仔細看著,悄悄問蕭允“大王,梁國剛打完仗,如此耗費,我有些”
“無事,反正我就你一個婆娘,難道這點面子都不給。還有好些老太妃,原本母后也要留她們在宮里住著,我覺著一個個十指不沾陽春水,成日耗費許多。你應該知曉,在宮里,什么都比外面貴,故而,我就打發她們愿意回家的都送回家了,其余年紀太大的,就奉養在宮里,這樣宮中耗費才小一點,為此母后還怪我呢。”蕭允也不知曉母后是什么意思。
都是女子,有的也就比吳月螢大不了幾歲,母后總說表妹可憐,可那些在深宮的女子難道就不可憐。
放出去嫁人,宮中賜一幅嫁妝,也算是都好的局面。
從蕭允的身上,甄芙看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男子,有的人抱怨一百遍不會改,或者忍不下去了就直接解決,蕭允則是準備做的事情,隨便別人怎么說他都要做。
有主見的人,才是值得相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