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寡人而言,國家的安危遠比個人得失重要。況且王后深明大義,此事何足掛齒”蕭允看起戰報,緊鎖眉心。
喪了一城并不算傾國之禍,但是若是讓周圍人看到南梁被欺負無還手之力,這樣的影響深遠,南梁就再也無法威懾眾人。
子成心中甚慰,當年他去陳國下聘,知曉陳國公主被視作陳國第一美人,且神形俱美,堪為天人之姿,就怕大王年少,舍不得嬌妻,看來大王還是一心為國。
蕭允星夜出征,次日天光亮時,甄芙起身,她的衣裳都是從陳國帶來的,件件都精美無比。今日她著的是蕊紅繡刻絲瑞草云雁廣袖雙絲綾鸞衣,外罩同色紗衣,這件鸞衣配著紗衣的,已經是十分輕薄了,但一走出去,熱浪襲來,還是會覺得微微熱。
長信宮的內侍長道“王后,太后那邊沒有傳話讓您過去,若不然且先等一會兒。”
在任何一個環境,都會有人欺生,有梁王在,下面的人不敢隨意糊弄,但是梁王不在此處,她是嫁過來的,陳國也弱于梁國,人家表面上對你恭敬,暗地里絆子不斷都是時常有的事情。
“拜見太后乃應有之禮,王上走的太急,我并不知曉這梁宮的規矩。但我朝以孝治天下,想必不會錯的,服侍婆母也是我應盡之責。”甄芙緩緩的道。
這位吳太后到底如何無從得知。
雖說云柔說她賢惠大度如何,但除非太出格的婦人,哪個不是賢名在身,就包括她的二嬸甄二夫人誰不夸一句賢惠,可這么多年二叔妾侍不少,一個庶出子女都沒有,據小道消息說她偷偷給那些妾下絕子藥。
吳太后昨夜未曾睡好,一早正在歇息,兒子出征,她就懶散的,沒有什么斗志了。
偏此時,長信宮的人過來稟報“太后娘娘,王后要來給您請安。”
原本按照規矩,今日大王要帶王后進宗廟,再拜見太后,還要賜宴。但是梁王出征,這后續的事情幾乎都不能做了,吳太后甚至都不想見她。
任媽媽見吳太后沒了兒子,就跟抽了魂似的,有些不明所以,以前吳太后也不是這樣,相反,她對大王管教的很嚴厲。
“她從陳國風塵仆仆而來,讓她好生歇息,不必來我這里。就說我為大王祈福,正在齋戒,日后,等大王回來再來我這里便是。”吳太后道。
內侍只要又把此話回稟給甄芙,甄芙聽了倒是沒說什么,孟媽媽和云柔卻很是擔心。
甄芙見她們二人臉上如喪考妣,倒是笑道“既然太后要齋戒,我也為大王抄寫經文祈求平安。”
現在吳太后不肯見她,不知道真的是想等蕭允回來之后,再做打算,還是想真的擺她一道。
但無論何種情況,她都得以靜制動。在不熟悉的地方,多做多措,少做少錯。
“現在我們以靜制動,你們該做什么就做什么。”
任憑仆婢丫鬟如何勸,甄芙開始焚香抄寫經文,真的一步不出。就連回門,她也未曾見陳國使者,只是讓云柔出去替她道別。
在陳國無極宮中時,甄芙地位很高,她是早早就和梁王定親,當成未來的梁王后看待的,非常禮遇。可是在南梁,才來卻受到冷遇,這讓云柔和謝六郎道別時,忍不住說出了甄芙如今的處境。
“太后似乎不太待見我們公主,公主也并沒有讓我打探什么,只是在房里抄寫經文,其余時候不踏出門一步。”
謝六郎馬上就要返程了,他們代表陳國而來,當然希望甄芙受寵。
因此,他對云柔道“公主金尊玉貴,若是有什么事情是她想不到的,你就幫她先行一步。若實在是做不了的,就讓人到驛館找陳國的官員,或者傳信回陳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