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兩重的金鐲子、金鎖比比皆是,十幾兩重的金鏈條也有五六掛,是上海淪陷時期比較盛行的一種飾物,用來扣住大氅,張愛玲小說中對此有詳細描寫。
王興財很快算出一筆賬,“大概可以換兩萬多英鎊。”
陸明珠毫不猶豫地道“換”
“你那些現鈔和銀元差不多能兌換7000英鎊,抵達香江以后,每英鎊可以兌換到16港幣。”說完,王興財從抽屜里拿出6沓英鎊紙鈔遞給陸明珠,“這是3萬塊,你拿去,我晚上和李管家帶人到你家取金銀和現鈔。”
陸明珠立刻道“干爹,多了。”
多出來3000塊呢
王興財卻是莞爾一笑,“多出來就當是干爹給你的零花錢。”
表現得很闊氣。
“干爹您真好”陸明珠高興地連聲道謝,又委托王興財在自己和陸平安離開后把陸家花園租出去,租期三十年。
改革開放后,她還想回來住進陸家花園。
上海的老洋房那可是可遇而不可求,陸家花園這樣的大宅怎么著也得值十個八個億。
對于王興財來說不是難事,他一口就答應了,“直接把房子租借給國家,有利于保存,不管他們是分配給干部居住還是另作他用。”
“沒問題。”陸明珠很干脆,接著又道“既然給國家使用,那么租金就免了。”
王興財點點頭,“也行。”
他知道干女兒不差那幾個錢。
未來有了著落,向王興財告辭后從王家花園出來的陸明珠終于有心情打量外面的環境。
舊舊的,到處都是舊舊的。
繁華是什么
大概就是陸家花園、王家花園里精致的洋樓、茂盛的奇花異卉、漂亮的衣著打扮和出眾的談吐氣質,而不是外面的市井生活。
陸明珠看著路上車水馬龍,川流不息,覺得很新奇。
開小轎車的、騎自行車的、拉黃包車的、推獨輪車的、蹬三輪車的、步行的來回穿梭,而步行者卻占七成左右,個個面黃肌瘦,衣衫破舊打補丁,不乏赤腳走路的,很多人的表情都十分麻木,眼里沒有神。
和陸明珠看過的光鮮亮麗的民國劇一點都不相符。
解放后尚且如此,何況解放前
幾乎可以想象得到,那種場景一定是灰撲撲的,黯淡無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