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跟葉凌告辭,轉身看到陳健政過來,打了個招呼就離去。
陳健政是郝寧叫來的。
基地需要大量糧食,自然得有專門防潮防霉的糧倉。
原本簡單裝修就行,可自從一場紅雨之后,隔差五就下雨,雖然雨不大卻淅瀝不斷很容易返潮,而且天一直陰沉沉的不見日頭。
缺少陽光的暴曬,地上生了苔蘚,屋子里都潮濕發霉,糧倉就更容易出問題。
郝寧和幾個工程師商量把小區墻外的一些一層商鋪重新做防水防潮防霉,朝外的門封鎖堵上重新朝小區開門,以后就當糧庫。
防水材料在地下室囤了很多,都是郝寧帶著葉凌他們收回來的。
郝寧決定讓陳健政負責這事兒。
陳健政是和潘翔、馮曼妮一起來的那批人,曾經靠著技術口碑開了連鎖裝修公司。
郝寧“陳工,糧倉的防水一定要處理好,否則大佬們把糧食收回來,最后由于咱們保管不善爛掉那就是咱們的問題。”
陳健政笑道“郝工放心,大佬放心,我肯定會使出渾身解數來處理糧倉的。為了防止生蟲,到時候多鋪一些生石灰、殺蟲干草藥之類的。”
葉凌好奇道“干草藥”
陳健政搓搓手,頗有點興奮道“對呀對呀,紅雨以后很多植物發生變異,有的比以前粗壯,有的比以前毒性大、藥效好。這是趙大夫和呂大夫說的,他們沒事的時候就在基地溜達挖野菜和草藥。對了,他們正在食堂商量品嘗野菜,幫基地發掘新食物呢。”
葉凌“等會兒我們去看看。”
陳健政走后,葉凌回家武裝一下,很快一行人下樓直接去食堂。
食堂被改裝過,墻壁都厚了兩倍,朝外的玻璃門改成大鐵門,外面加裝柵欄門,另外朝小區開了一道小門方便大家行走。
這會兒老人組都聚集在這里,正集思廣益想辦法給基地節省糧食呢。
他們都是六十、七十年代的人,生活經驗比較豐富,雖然林美琪沒和他們說糧食問題,他們也都提前想到了。
“除了清怪隊員和出大力氣的,咱們這些不干力氣活兒的可以吃點野菜,營養更豐富呢。”
“咱們可以種蘑菇”
“養魚、養蝦,養雞鴨鵝,四周都有河,這鴨子大鵝都能覓食,不用吃糧食。”
“那是不是也能養羊養牛現在這野草瘋長,不養羊養牛多可惜呀”
趙大夫“咱先嘗嘗這些認識的野菜,末日前是沒毒的,現在不知道。”
紅雨以后地上長出來很多野菜,有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他們剜回來好多。
趙大夫“這個是車前草,這個是薺菜、馬蘭頭、馬齒筧、蒲公英,這個是”
高阿姨“不對不對,這個紫蘇,這個是野芹菜,這個這些以前反正都能吃。”
馮曼妮“可是被紅雨淋過還能吃嗎”
最初下紅雨的時候有幸存者不能澆雨,有的卻沒關系,等雨水變淡就沒問題了。
紅雨之后水源微生物增多,他們不再飲用,不過燒過以后洗澡洗衣服問題不大。
趙大夫“要不化驗一下。”
食堂大師傅人稱王一刀,是家傳的食堂手藝,之前在市民之家食堂做飯的,基地食堂一成立他就被大家伙兒推舉過來。
王一刀道“化驗啥,一會兒我開水焯一下拿點鹽拌拌,我先吃兩頓,要是我沒死沒變喪尸,大家伙兒再吃。”
年紀最大的陳阿姨道“還是我來吃吧,我一把年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