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又說回來,便不說那能帶來巨額利潤的白糖,單只是這一次的冬季蔬菜,都讓閆家主動心不已。
“你剛說,那些做工的已經歸家”閆家主便一臉若有所思的問道。
“是呢,帶了好多銀錢回去的。”閆四郎一想到這事,心情便煩躁不已。
“想來那些人應當都會冬季種菜的技藝了”閆家主再問道。
“那肯定都會了”閆四郎剛一回答完,意識也便反應了過來,眼睛瞬間變亮了。
“如此,你便去辦這事吧。”閆家主說道“這次學會技藝的人數眾多,便是咱們不去打探,旁的人也一樣會去。”
等到打探的人多了,等到年底他們拿出去售賣,官府知曉又能拿他們如何
再者,他們這種專門的生意人,論渠道和人脈比之衙門去組織百姓統一售賣,肯定會更為方便許多。
如此一來,官府再想用這法子去幫那些百姓掙錢,怕是也不成了。等沒了這份來錢的門路,時間久了,那些個百姓之前掙的銀錢也花完了,到時候不還是得來找他們放貸。
至于那位韓刺史,他便是再如何懂民生和種植,除非他能解決柏州貧瘠缺水的最終問題,否則依然還是只能管得了一時,管不了一輩子。
“是”閆四郎這回是心情愉悅的應下。
把冬季種植蔬菜掙得的利潤全分給百姓,一方面是韓徹怕衙門落個經商和與民爭利的名聲,另一方面,柏州這地方的人實在是太窮了。他不得不擔憂前腳衙門才借錢給百姓把孩子贖回來,后腳有那么一些人便又因為生存不下去,把孩子拿去做抵押。
現在那些需要抵押孩子才能維持生活的家庭,有了那筆錢,起碼短時間內的生活應該是沒什么問題的了。
除去父母主動贖人的那批,剩下的還有近百名孩童,便都是以自贖自身的方式留在衙門。韓徹想著既能教授他們一些地里的生存本事,也能保障他們的平安長大。
畢竟父母一開始并不積極借錢贖人的情況下,韓徹沒辦法高估人性。還不如先留在衙門做工,待過上幾年他們長大成人,有了更多的自主權,便可以自行選擇歸家還是重新分地編戶。
這時代除了北地京城那邊一些重要繁華的府城,哪哪都是地廣人稀,完全不愁沒土地分給他們種植。
安置這些孩童的地方,韓徹也一早便選好了。作為刺史,韓徹這次按例可得六頃地的職田。另外刺史府同樣也分配有職田,作為補貼。
職田原來的佃戶依舊還留著,只今年韓徹做了更改,以工錢的方式支付佃戶和這群自贖自身的孩童。
工錢這一塊,韓徹是特意算過的。給的比佃戶之前租佃職田的收益要高得多,佃戶自然是十分愿意的。有佃戶們帶領看顧著這些孩童,韓徹和衙門也能省不少事情。
如今天氣逐漸變得暖和起來,韓徹這日便帶著韓老三出了城,出發去職田。
平洲那店家實力確實不錯,之前約定的是春三月之前便可,老板卻在春一月末就給韓徹弄回來了棉花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