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韓徹所預料的一樣,周安給他寄去信件一事,確實少不了眼下站立在這里的當中一些人的手筆。
黨派爭斗一日未決出勝負,韓徹背負的太子舊人的身份,便一日會被其他黨派所視作敵對。
這些人爭斗得越激烈,這種敵視也就越強烈。
所以不管韓徹有沒有才,在這種關乎前程乃至生死的關鍵性政治問題上,其他黨派的人是絕對不可能給韓徹絲毫出頭的機會。
甚至韓徹越是有才,遭受到的打壓和攻擊便越甚。
好比眼下,待到眾朝臣震驚的聽完韓徹在安南實驗成功海水曬鹽法,不僅能提高產量,還能使食鹽的品質更純正穩定時。一些人的腦子里便已經開始思考,這次又該如何把他壓制下去。
“諸位認為此事該如何嘉賞韓徹”對于下方朝臣們面容上的變化,坐在上方的老皇帝全都收在眼中。甚至周安給韓徹送去信件一事,老皇帝也一直都是知曉的。
“臣以為,可多嘉賞他銀錢和田地”一大臣站出來,躬身言道。
“臣也附議。”另一大臣也站出來言道。
“如這般大的功勞,怎可只嘉賞些許銀錢和田地。”太子一黨殘留的少許大臣便忙站出來言道“臣以為,韓徹之才干,實不該埋沒在安南。”
結果馬上便又有一大臣言道“此乃圣上英明神武,知人善任韓徹之才,果然不在朝堂,而在百姓也”
意思就是韓徹是有才沒錯,但他的才干之前在朝堂上并未曾顯露出來,而是直到被老皇帝發配去安南才顯露出來的。可見他這樣的人才,就該去貼近百姓生活。
這話一出,馬上也得到了大半朝臣的附議。
太子一黨越來越勢弱,朝堂上的這些大臣的態度便也很明顯。尤其是在太子黨經歷過一次老皇帝的打壓,將不少人發配流放后,剩下的除了少許的中立黨外,其他便都是其他黨派的。所以他們對韓徹,自然便有極大的防備。
老皇帝的目光緩緩的從這些大臣們身上掃過,心中又如何能看不明白。
對老皇帝來說,太子當初的行為是他深惡厭絕的話,那么此刻朝臣們的行為,也同樣引起他心中的不悅和警惕。
“說來,韓徹改過之心既這般誠懇,自是應當再給他一次機會。若還一直將他留在安南,確實是埋沒了人才。”老皇帝這話,也可謂是將態度表露的很明顯了。
說著,老皇帝還又嘆氣道“罷了,下旨將他調回吧”
朝堂也因這話,頓時炸開了鍋。
“還請圣上三思啊”
“圣上便是赦免韓徹之罪身,可韓徹之才,實是在百姓,不在朝堂啊”
“在不在朝堂,總要讓人試一試方可知曉。我倒覺得,韓徹只用了這幾年便將安南治理得這般好,可見他確有大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