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外地來的商賈行人,好多老家都是沒有海的。他們當中不少人還是在蠔油聲名鵲起之后,才聽說生蠔這個東西的。
于是他們一面感到很新奇,一面心中卻又不是那么的相信。他們也并非沒有見過石橋,可從未聽人說在橋上面用養殖東西的辦法,讓它變得更為堅固。
但不管這些人背地里是如何想的,待到來年春四月,安南這邊的三成橋墩終是趕制了出來。同時府城那邊,所需橋墩也趕制完畢。
待到這些橋墩所用的粘合劑徹底變干,便開始投放到河水中,使它們有序排列組建成橋基。
此時也正好進入到生蠔養殖最為適宜的季節,韓徹再命人把事先準備的生蠔養到這些橋基上面。
韓徹是對建筑方面可以稱得上是一無所知,但他知曉養殖生蠔,另外對生蠔能創造的各種經濟價值也是十分了解的。
生蠔,是一種以殼粘在其他物體上的固著性貝類。它繁殖能力強,還是抗逆性最強的生物之一,既能適應夏天的炎熱,也能適應冬天的嚴寒。便是離水露空條件下,生蠔也能最長存活時間高達一個月。1
早在宋朝時期,洛陽橋修建使用得便是種蠣固基法。
在現代,生蠔還被一些國家利用它的這些特性,作用于海底或河道的保護墻。這種人工造就的生蠔礁不僅能防止海岸線的侵蝕,還能形成新的陸地。
生蠔還有喜歡吸附在石頭縫隙里繁衍生息,繁殖期的它們一被放養到橋基上,很快便貼著橋基上面那些石頭粘合處的縫隙上生長起來。
待到最后一步,也就是橋板鋪設完工時,河水里的橋墩上,已經被生長出一層層的生蠔。
新橋修建好剛一被允許通行,兩地的百姓去瞧過一次后,既震驚又興奮。后面一有空這些百姓都喜歡站在橋上面,趴著橋欄桿津津有味的看著河水里吸附在橋墩上面,若隱若現的生蠔層。
生蠔吸附能力極強,完全能抵抗得住入口處帶來的湍急水流和海潮的沖擊。要知道采收時不借助堅硬的器具和大力氣的話,根本沒法將它們撬下來。再加上它那堅硬耐侵蝕的外殼,便等于給橋墩鑄造一層極為強悍的生物防護墻。
需要往來兩地之間的商賈行人便更不用說了,每次他們拖運著貨物從橋上行走時,心中都難免生出一股新奇感。
“沒曾想,這生蠔竟真能造橋”
“何止是能造橋,那位韓縣令可還說了,這些生蠔養得越久,繁殖的越多,下面的橋墩便會越堅固。”
“那這可太好了”
從新橋上通行,光是時間便能給這些商賈節省良多。還有運輸時所需耗費的物力和財力,也大大減少。
如此一來,府城一些實力較小的商賈們也能跑來安南做生意。
隨著這些小商賈的到來,縣城變得更為繁華熱鬧,安南的經濟也又一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動。
然后待到這橋修建好,韓徹也借助這些府城來的商賈放出消息。說是安南縣求賢若渴,凡考取秀才以上功名的,每人每年可帶四名以內的親朋好友,一同享受免費食宿一月。
若是長久居住,還能直接在縣城分得一套房子不說,本人每月還可去衙門領取一筆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