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下次一定認真聽課。”四娘也這般保證道。
“好吧。”柳氏便不再多說什么。
接著,一家人很快便沉浸到各種甜味糕點的食用當中去了。
韓徹今日讓廚娘一共制作了三種吃食,一種是黑糖米香糖,跟后世的米花糖差不多的做法,吃起來酥脆香甜。
一種是麻粩米粩,也叫麻棗糖,吃起來外層的糖皮香甜,中間部分酥脆卻入口即化,層次感分明。
至于第三種,相對比前面兩種休閑食用的零食來說,它則是一款能做平時主食食用的米發糕。
用糖量比前兩者少了許多,但吃起來口感松軟,甜而不膩。
柳氏夸贊道“我覺著這米發糕最為味美。”
“我覺著三種都非常味美,我都很喜歡”吃得正歡的四娘聞言,忙抬起腦袋,發表自己的意見。
三娘這次并未說教四娘,反而也認同的附議道“確實都非常味美。”
實在是因為時下糖還過于珍貴,因此糖類的甜食并不多見。平日里,一碗甜粥對于一些上層階級的人而言,都能被夸一句味美。
也正是因為這份珍貴,當府城裕州刺史府,唐刺史在收到了韓徹命人送至而來的三種糖的成品,以及書寫好的呈送給朝廷的制糖方子時,震驚到忙喚來心腹商議。
心腹瞧完,邊贊嘆也邊嘆息道“這位韓狀元郎確實有大才只是這事,怕是不好辦啊”
圣上年事已高,身體更是大不如從前。這些時日來,圣上對太子的不滿也在表現的越來越明顯。
可對于圣上和朝廷來講,這制糖方子卻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的。那么對于給出這方子的韓徹,必然要論功嘉賞。
韓徹又作為太子門下舊人,此時獻上這么一張能利國利民的制糖方子,若順利回歸朝廷的話,必然會給太子一黨增加些籌碼。
屆時,唐刺史作為韓徹現在的直系上屬,又是幫他把這方子呈上去的人,免不得就會被牽連其中。
偏安南縣售賣糖的名聲如今又被那些商戶傳播了出去,使得唐刺史又不能不將這份方子呈上去。
“你再看看這個”唐刺史笑著拿出另外一封韓徹要一并呈上去的文書,遞給心腹。
說是文書,通篇表達的思想卻是在懺悔。
韓徹在文書中寫到,他來到安南后,親眼瞧見了此地百姓生活的艱辛,方才真正懂得了圣上之意和為官之道。
往后他也必將痛改前非,更勤懇的在安南縣內做出業績,替百姓謀得更多的福利。
可別小瞧這份懺悔文書,若圣上只是些許不滿太子,依然還堅定的要把太子任命為下一任繼承者的話,接下來的圣旨便是將韓徹從安南調離。
若圣上已經起意真要廢棄太子,有韓徹這封懺悔文書,圣上便能以“順韓徹本人意愿”的名頭,讓他繼續安穩的待在安南。
至于以后,在唐刺史看來,韓徹既有這般大才,離開安南不過時間早晚的事。倒還真不必在這時刻,非要攪和進朝堂那波風云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