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這一日,城中有一戶人家生病,家人也打算如往常一般替他跑去請巫醫來治療。
病人卻突然道“既是向神靈祈禱,又何故殺生既是殺生,又何來福報”
家人驚愕。
病人嘆氣,又道“恐作孽矣”
隨即,制止家人去請巫醫,轉而去請城中老大夫來看診。
再說巫醫這邊,在聽聞牡蠣仙后,俱都大吃一驚,當下便覺察出其中不對來。世人只覺這故事為宣揚生蠔,可細品之下,難道不是在暗指他們所行之事嗎
巫醫皆怒急,一時半會卻又無計可施。
隨著牡蠣仙越傳越廣,便是那山間土著,也面露猶豫“既是求福祉,這般殺生,何福之能得”
這話直讓看診巫醫登時變了臉色,對方這是在向自己發問,殺牛這般殘忍的行為,還能得到什么福報呢
歷來只有他們巫醫借神靈而行事,如今竟被一則故事反噬至此
沒錯,韓徹這一招就叫用魔法打敗魔法,也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至于巫醫,若有聰明的,便該明白趕緊金盆洗手。莫要等到韓徹下一步動作,可就不是故事這般柔和手段了。
再說這一日,韓徹突然來到陳家商鋪。
聽得伙計跑來告知,陳三郎連忙從家中趕來。說來,因著幫忙巫醫尋劉縣尉求情一事,他惴惴不安許久,此時心中越發懊悔當初不該招攬這事。
待到一面見韓徹,陳三郎便向韓徹請罪道“我家因早些年請過巫醫診治,對方托我求情,一時無法推卻,還請大老爺寬恕。”
韓徹本是為著其他事而來,見陳三郎主動提起這事,當下便嚴肅起一張臉“之前便作罷。但若以后,有對判決不服者,需得直接向衙門提出訴訟。嚴禁私下聯系任何官吏,違者必重罰。”
“是,小人定會牢記。”陳三郎心頭發顫。
事實上,早些時候韓徹就已在衙門通告過此事。
正因此,陳三郎才會這般慌亂。
韓徹瞧見眼下情形,心知今日已不大適合辦事。也就未再多留,只粗看幾下便離去。
“可知韓大人今日來此是為何”陳三郎忙問掌柜。
“只詢問了些物件的售價。”
“哦問的是哪些物件”
“豆油,麻油,還有竹蔗這些。”
這里的麻油不是現代的芝麻油,而是苧麻籽油。
朝廷在田稅這塊,一年分兩季去征繳。
每年農歷九月納糧收,五月納棉麻等織物,故百姓都會種植許多田地的苧麻或桑樹。其中苧麻的種子還能榨油,即可供人食用,也是尋常百姓難得用得起作為照明材料燃燒的油脂。
至于竹蔗,便是甘蔗,時下還屬于比較貴的水果。
作為一個合格的商人,陳三郎馬上便聯想到韓徹來安南任職后的行事作風,不禁便猜測韓徹今日前來,可是與來年安南百姓種植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