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使韓徹愿意給免費秧苗試種,最后前來報名的人也是寥寥無幾。
對此,韓徹早有預料,倒也并不意外。
實在是這時候的農戶抗風險能力太低,安南縣去年又遭稻飛虱之害致使水稻減產,今年村民們是真的再也承受不起任何意外了。
郭六夫婦是少數報名者之一。
他們雖比不得一些流民對韓徹的盲目信從,但此刻卻也是相信,韓大人既然敢帶著村民們一起栽種兩季稻,對此事必然是有極大把握的。
名報好后,郭六當日還抽空回家告知了家人一聲。
說起郭家,人丁是真興旺。
在郭六郎之上是兩個兄長,三個出嫁阿姊。在他之下,還有一個小他兩歲的兄弟。
兄弟四人除最小的郭七郎之外,均都已成婚,且都生育子嗣。但為了少繳納賦稅,郭家并未分家。
郭父郭母能管著這一大家子,和諧的住在一起,自然不可能是什么糊涂人。二老知道韓徹平日對郭六夫妻不錯,倆人如今還又都繼續在韓家做事。旁人可以不報名,他們夫妻卻是真不好不報。
其他幾個兄弟,因著郭六郎夫妻給韓徹做事,能拿回來銀錢,就算對這事仍有憂心,此刻也說不出指責郭六夫妻報名的話來。
郭父還當著郭六的面,對其他幾個兒子說道“便是這早稻栽種失敗,屆時你們也不可去怪六郎。”
郭六一聽,頓時便明了,郭父心中也并不大信這兩季稻真能栽種成功。只是顧慮他們夫妻在韓徹身邊做事,這才支持的。
但此時成果還未出,縱使郭六覺得此事能成,此時也不好多說什么。
接下來,郭六郎每天都與韓老三一起,跟在韓徹身邊忙早稻種植,忙得那叫一個讓他大開眼見。
也不止郭六郎如此,村民們也一樣。
大家雖心存顧慮,不敢輕易跟著韓徹嘗試栽種兩季稻。但實際上,他們也格外關注著這事。
每日都會有不少的村民跑到韓徹開辟的秧田里瞧一瞧情況,在見著秧苗真就一點點的長出來,且出苗率高又齊整,好些人心中頓生懊悔。
都是以種地為生的莊稼人,到了此刻,即便對晚稻一事仍心存擔憂,但也知曉早稻栽種的成功性是極大的。
郭父聽見村里人討論得越來越多,一個沒忍住,他便也跑去瞧了瞧。
這一瞧,郭父就舍不得走了。之后更是每日都要過去瞧上一瞧不說,他還跑去尋了在地里做事的郭六郎,不停的詢問“六郎,大老爺說這秧苗何時能過來領取啊”
他這些日子可還聽說了,村子里的人對之前沒報名領取秧苗的事后悔的很,有人便提議再去求求韓大人。
說韓大人人那么好,他原本也就是想要給大家免費發秧苗的,說不定這一求,韓大人心軟,真就愿意再分些給他們了。
“阿爹,昨日不都跟你說了,還需再等十余日呢”郭六郎無奈又好笑,之前郭父還不信此事能成,如今卻一副生怕秧苗被別人搶走的模樣。
“哦,那好吧。對了,大老爺有沒有說,這田里的肥還需要怎么施啊”郭父熱切的又詢問道。
“這個等我晚點再問問大人。”郭六郎說道。
“誒,你要記得。”郭父不放心的叮囑。
郭六只得一個勁的點頭“記得記得,我一定記得。”
這一邊,還真如郭父擔憂的那般,有那村民悔不當初,為著秧苗,大著膽子求到了韓徹這里來。
韓徹搖頭,嘆氣道“秧苗是按當時報名登記數額去下種的,如今實在是沒辦法再分與你們。”
韓徹懂村民們的所有難處,也很理解他們如今見好又上的舉動。只是當時他們不肯報名,他也就沒法提前多播種。
被拒后的村民們心中自是越發懊悔,在又過了七八日后,他們聽聞那些有報名領取秧苗的村民,今日有被韓徹派來的人喊去忙秧田秧苗栽種前的準備工作后,便忍不住也跟來瞧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