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瞬間覺得心頭寬慰。
待到吃完飯,韓徹又拿出三個一早便準備好的紅封,里頭塞的銀錢雖不多,但為的是圖一個壓歲的寓意。
韓徹在給完紅封后,還給三人準備了禮物。
這些是他前兩日在縣城銀鋪里挑選了好一番才買下來的,銀手鐲款式簡單大氣,兩支鎏金銀簪款式一支為蓮花,一支為蘭花。
柳氏心中既歡喜,卻又惦記著韓徹在朱家沖開荒一事“二郎,阿娘知你孝順,但你如今花耗大,不該再耗費銀錢買這些的。”
自從被流放到安南,又歷經原主重病一場,才九歲的三娘好似一夕之間便懂事如大人一般。她一聽柳氏這話,也連忙道“二兄,我有簪子戴的。”
四娘看著柳氏和三娘如此,雖仍眼巴巴的望著那支蓮花款式的簪子,手卻默默的收到了身后。
“阿娘,不用擔心,也就還有不到半年,銀錢是足夠了的。”韓徹笑著又按照姐妹倆的喜好,把蘭花款式的給了三娘,蓮花款式的給了四娘。
這一次,柳氏果真不再說什么了。
三娘四娘也開始眉開眼笑的互相幫忙戴好簪子,還笑嘻嘻的過來問柳氏和韓徹,她們戴得好不好看。
“好看,真好看”柳氏笑得嘴角都合不攏了。
“沒錯,很好看。”韓徹也緊隨其后夸贊道。
聞言,三娘四娘果然更開心了。
韓徹給家人送完禮物和壓歲錢后,又去給南面雜屋中正吃著年夜飯的十人和韓老三也發了壓歲紅封。
眾人驚喜的接過紅封,口中不停給韓徹說著吉祥話。尤其是是那十人,兩個月前,他們還在憂心今年能不能活過冬日,如今卻跟在了韓徹身邊做事,住到了這縣衙后院,此刻飯桌上擺放著的一些吃食,還是他們流徙前也從未吃過的。
這一切的一切,好到讓人只覺得如在夢中。
守完夜,他們躺在床上,卻一點睡意也無。腦海中想了很多很多,想以前在渠縣的日子,流徙路途中的艱苦,身邊親人好友的去世
想著想著,不知是誰先發出了低低的嗚咽聲,讓聽見的人只覺得眼眶也跟著一酸。
實在太過珍惜現在的好日子,這十人做事便越發的盡心,不怕辛苦。使得過了破五,年初六回到府衙來的郭六郎夫婦深感壓力。
好在沒過兩日,韓徹就帶著他們去朱家沖開始為春耕忙碌。
能長久留下來后,流民們比年前干活也更有勁了。這些人對韓徹的話可謂達到了一個惟命是從,韓徹說這地要怎么種,他們就怎么做,絕不帶一點含糊。就是在干活的時候,一些人還常把韓徹掛在嘴邊,滿心滿眼的信賴和崇拜。
對這些流民來講,韓徹已經不亞于他們的再生父母了。
然而當衙門里的郭楊二人聽完捕快口中的這些描述后,卻并不以為然。韓徹確實有能力,讓他們暫時拿他無從下手。
但那又如何
銀錢總有花銷干凈的一天,韓徹能拿銀錢借勢一時,他還能借勢一輩子不成
等到韓徹將手中銀錢耗盡,他當真以為那些流民還會如現在這般對他感恩擁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