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衙門口鬧出那般大的動靜,柳氏也不免聽聞了些風聲。她在家忐忑不安了一整天,終于盼到韓徹歸來。
這些時日韓徹身體都已經好轉,一直沒見著他去衙門坐班,柳氏心中便早就有了些許不好的猜測“發生這么大的事,你怎不跟家里說一聲。”
韓徹樂呵呵的晃了晃提著的竹籠“阿娘,三娘四娘,今日開荒在一處沼澤地里挖出不少大蟹,咱們今晚可有口福了”
三娘四娘一聽,忙跑過去瞧。
“二兄,好大的蟹”
“我還從未見過這般大的蟹呢”
柳氏聽聞,也沒忍住往竹籠里瞧了過去,震驚“這個季節居然還能有蟹”
“這是本地才有的青蟹,在京城,咱們可是見都難見著。”韓徹讓楊氏把青蟹拿下去處理,才笑道“阿娘,你不用擔心,一些小事而已。”
柳氏“當真”
韓徹一臉笑容“真的。”
柳氏瞧著他神情輕松,提著的心終于能放下。
韓徹也并非哄騙寬慰柳氏,若一開始,郭楊二人就對他實施囚禁,說不得還真能將韓徹難住。
但現在么,怕是為時已晚。
韓徹雇傭郭六郎夫婦來府衙做事,有了他二人作證,郭楊兩個村子的百姓便不會再懷疑他這縣令的身份。
名一正,事情就好辦。
這時,韓徹再表示他想雇傭兩個村莊的壯丁去到朱家沖開荒。尋常老百姓又哪里知曉縣衙爭權奪利的那點事,他們只知道韓徹便是新到任的縣令,是他們安南縣的大老爺。
縣令大老爺發話,便是不給工錢,有時候都得去的。更別說韓徹在工錢上又給得特別足,本來初冬時節,地里活計也少,以至于那些百姓們還爭搶起來。
這還不止。
一大早,郭楊二人正在縣衙里絞盡腦汁繼續商量應對法子時,有衙役來報“大人,韓老三今日一早便去了城中米鋪和布店,購置了兩大車糧食和一些布料被褥。接著他還去了鐵鋪,定了好些農具。”
“糧食和布料被褥已經快拉到縣衙了。”
購置這么多東西,定是要拿去給那些開荒的平民用的
“你不是說早將他根底探清”郭縣尉立即瞪向楊縣丞“為何他現在又這般舍得”
楊縣丞也憋火“我怎知他為何這般舍得你何故對我發如此大火倒是你,帶著三十余人,結果昨日連個人都攔不住”
郭縣尉冷笑“那怪我人每日在你眼皮子底下,你卻連人去了何處,做了何事,都不知曉這難道不是你失誤”
楊縣丞一時語塞,過了會才道“我不想與你再在這里做無謂爭執,眼下咱們該做的是齊心協力想法子,絕不能讓他繼續下去”
郭縣尉也歇了火“那你說該如何是好”
楊縣丞開始在屋子里來回走動,過了好一會,這才咬牙道“這樣,還是按照我們昨晚商量的。你先派幾個人跟過去朱家沖盯著”
于是,臨出發前,郭楊二人便皮笑肉不笑的領著四個捕快過來。言道他們還是掛念韓徹安危,需得人在他身邊跟著,方才能安心。
結果一聽這話,韓徹便高興道“多謝多謝還是二位考慮周全。”
郭楊二人又一次驚了,有了昨日一出,他們不信韓徹看不出來這四人的真正目的。
可韓徹竟一點抗拒也無的接受了
他還表現得這般高興
郭楊二人不免心頭一突,忽覺此事恐有不妙。
然而不等二人再開口,韓徹就道“時間不早了,咱們該趕緊出發了。嗯,你們四人也都跟上。”
提前便得了命令的那四名捕快,在聽了韓徹的話,自是跟著一起行動。
一群人出了城門,直奔朱家沖方向。
經過幾日忙碌,朱家沖也有了不小的變化。還未到達,四名捕快遠遠便瞧見有不少百姓在那忙碌起來。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跟著韓徹一道回縣城,入住班房的。甚至住在自家,比跟去縣衙住著會更方便。
韓徹再在這些人里面,挑選出幾個小管事。這樣即便他不在時,開荒的進程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到達地方后,韓徹讓人將大家都召集,先告訴眾人為了能趕上來年春耕,開荒隊伍還需要多多招人。故原本聚集在朱家沖的流民,他這邊打算一并招收。
這些流民居無定所,所以韓徹還準備在周圍簡單修建一些房屋,供做工者居住休憩。如糧食和被褥等物品,更是已經購置了一批。
另外,韓徹還要給已經在這做工的眾人每月再漲五十文工錢。之后表現優異者,也可升做小管事,工錢還有漲不說,每月還能有一筆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