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皇子的出現,讓不少人發現了另一種選擇。
現太子不靠譜,廢太子被皇帝厭惡。這個不驕不躁,聰明好學的五皇子便成了一道指引眾人的光。不少人正愁無人可靠,瞌睡了正好送來枕頭。
且不說五皇子擠進了名利場,就說隋家最近為皇帝松口讓蕭衍行回京也做了不少事。
想讓蕭衍行名正言順的回來,第一件事自然是扳倒現太子。只有現太子出錯,廢太子才有機會回來主持大局。五皇子雖引起了一番注意,畢竟年紀還小。且這五皇子背后勢力單薄,為人雖有聰穎之名,卻不及廢太子十之一二。這樣的人對上廢太子,完全不夠看。
這般一琢磨,阻撓蕭衍行回京的最大障礙,還是現太子。
隋家人為表投名狀,非得弄出點成績來展示忠心。為了讓現太子挪屁股,如今朝堂上有一批人四處煽風點火,企圖逼迫現太子狗急跳墻。畢竟只有現太子做了點什么,他們才會抓到切入點進行運作。他若是一直安安分分的待在東宮,光以先前已經蓋棺定論的罪責說事,完全不夠看。
但素來急功近利一點就炸的蕭承煥這回一點兒聲響都沒有,有些稀奇。
蕭承煥并非是沒聲響,而是他想給人教訓,奈何還沒行動就被孟浩做主給阻了。孟浩用了各種手段安撫蕭承煥,愣是為蕭承煥營造出了一副潛心懺悔的姿態來。
反倒是透明人五皇子近來動作不少。
不知從何時起,朝堂內外對五皇子都是一片贊譽。人人都在稱贊五皇子的品行、才華,蕭凜煜仿佛一夜之間突然發了光似的。人人知他聰慧好學,性情沉穩,遠勝現太子蕭承煥多矣。不僅如此,坊間門也多了不少關于五皇子有明君之相的傳言。
所謂的明君之相,乃是不知何時坊間門流傳了一首打油詩。打油詩中聲稱五皇子蕭凜煜乃是開國皇帝蕭鉞的翻版,性情、行事作風和品行都十分相像,簡直慶高祖再生。
這傳言一開始只在坊間傳,傳多了就有鼻子有眼的。
蕭凜煜異軍突起,愣是靠著一首童謠引起了朝堂上不少人的關注。不少人已經暗地里試著與蕭凜煜接觸,試探他的態度。
現太子是肯定坐不穩這個位置的,什么時候被廢,誰也不清楚。中宮嫡子雖才華橫溢,卻深受皇帝厭惡。皇帝在位一日,就不會允許他回京。何況皇帝已經將他按死在藩王的位置上,除非蕭衍行以弒君殺父的手段回來,否則難如登天。
這般一衡量,五皇子蕭凜煜就像是應運而生的。
但光憑這一點就投誠不大可能。朝堂上的那些老狐貍各個是權衡利弊的高手,不是逼不得已或者有萬全的把握,他們不會戰隊。但這一點改變,足夠德妃和高家喜出望外。
德妃如今是春風滿面,哪怕皇帝從不來她宮里,也壓不住她眉眼中溢出來的喜氣。
五皇子的母妃德妃也是出身名門。娘家姓高,高家在京中也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世家。不及孟家顯赫,卻也遠比梁國公府之流的強。正經的世代書香門第,一家子出了兩位大學士。這些年因著德妃為人低調,連帶壓著高家也擺出了淡泊名利的姿態。
因此,高家打出了清貴世家的名聲來。
高家名聲好,德妃也以賢德著稱。可以說,五皇子從出身到個人品德都毫無污點。
這么一看,更符合一些人的心中預期。
外頭這些事,宮里不可能不知道。無論是皇帝還是蕭承煥都早有聽說。蕭承煥且不說,對于這個弟弟的憎惡到達了頂峰。關起門來不知打殺了多少宮侍,砸碎了多少珍奇寶貝。皇帝也特意將蕭凜煜叫來身邊,銳利的眼神審視般地打量這個不起眼的兒子許久。
要說起長相,皇帝的幾個兒子就沒有長得丑的。長子蕭衍行就不必說,最是美姿容,驚艷得仿佛畫中人。次子蕭承煥雖被母親葉慧瓊拖了后腿,卻還是更多像了皇帝自己。
皇帝的相貌在大慶歷任皇帝中,都算得上出類拔萃。畢竟當初會在諸多皇子之中被韓靈素一眼相中,就是憑借卓然與眾的皮相。他所出的兒子或多或少的都像他,高大俊美,神采斐然。此時眼前的五皇子自然也不差,還未長成,也已經能看出未來芝蘭玉樹的姿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