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三國的其他人相比,建安三神醫不管是在外貌還是精氣神上,其實都要比他們年輕許多。
哪怕這三個人的年齡在他們之中都算是偏高的。
姜煙除了第一次見面之外,后面幾乎沒怎么見到這三人。
“見過三位神醫”見過這么多古代人,雖說各朝代不同,行禮的方式也有所變化,但作揖總是沒問題的。
姜煙打過招呼,對面的張仲景就擺擺手“我們算什么神醫,不過是個大夫。”
華佗和董奉也笑著捋須。
“這次便要麻煩姜姑娘了。待幻境結束,我等還有要緊事情。”張仲景很是抱歉,姜煙這才休息了幾日便要開始打開幻境。
姜煙搖頭“這沒什么。幾位最近才辛苦”
說完,四人走到后院。
進入幻境的前一刻,姜煙把所有注意事項都跟他們三個說了之后,眼前猛地一黑。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1
小院的大槐樹下,小少年雙手背在身后,晃著腦袋在父親面前背書。
背完之后,睜開眼睛,見到父親滿意的神色,小少年有點難以自持的跳起來“爹,那我可以去看”
男人哪里不知道自己這個兒子是什么意思
笑著說“去吧去吧”
“多謝父親”小張仲景高興的腳步輕快,走的時候還不忘回身給父親作揖。
去屋里找到了由扁鵲撰寫的難經,坐在門框上,雙手小心的捧著書冊看得入迷。
張父看到兒子如此,坐在槐樹下,為兒子的用功滿足,又好奇的問“醫書那般好看”
他教導兒子讀書寫字,還是更希望這孩子長大之后可以通過孝廉為官。
可這孩子對醫書的興趣顯然比其他書更高漲。
“自是如此”小張仲景抬起頭,認真的望著父親,起身畢恭畢敬的說“人之身體,時有病痛。病痛分為千百種,醫書中卻可以將這些病痛分門別類,并施以解決之法。當真是奇妙萬分。”
小張仲景指著自己的腹部“前些日子我肚子疼,娘拿曬得發燙的石頭給我滾了肚子就好。可昨日隔壁的二牛肚子也疼,石頭就不行,得喝湯藥才能緩和。爹,同樣是肚子疼,可就是要用不一樣的辦法。您說奇妙不奇妙”
“還有夏日得暑病,冬日得寒癥。四時不同,得的病也不同。風雨來時,祖父的腿就疼得厲害,熱敷不成必須針灸才能止疼。還有這針灸之術,脫胎于砭”
“好了好了”張父很是無奈。
自己這個兒子,每每說起醫術上的事情,那就說個沒完了。
看到這樣的兒子,張父心中也很是寬慰。
醫術也好。
行醫救人,雖說也不是什么上得了臺面的事情,可總是功德一件。
張仲景自幼長在官宦家庭,父親為官。因為職位之故,張仲景自幼就可以接觸到大量書籍。
“我自小就覺得醫書好看。難經、素問、靈樞,我都看得津津有味。”
幻境中,張父消失。
大槐樹還在,可站在門框前的小張仲景一點點長大,成為了青年模樣。
隨著他話說完,大槐樹也跟著消失。
小張仲景在家鄉從十歲起就開始學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