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環在劇院有多拼,姜煙都聽明燕說起過。
為了這出舞劇,她也不是沒有在劇院得罪人。
當了大半輩子的菟絲花,連回懟人都是紅著眼睛流著眼淚懟回去的,偏生還有理有據,反倒是讓背后詆毀楊玉環的人臉上掛不住,在舞團里丟了大人。
甚至公孫大娘被人譏諷,也是楊玉環沖出去擋在前頭。
姜煙每次聽明燕說起楊玉環在劇院的事情,都覺得像是在聽另外一個人的故事。
可仔細一想,又覺得這是可以理解的。
她依然是那朵牡丹,只是換了一片更自在的土地生長。
比起從前要努力長成別人喜歡的模樣,枝上開幾朵花,花苞得多大,顏色是什么樣子。
現在的楊玉環,更像是在自由野蠻的生長,哪怕依然是雍容的牡丹,她也長成了山間的花兒,不是精美花盆里的模樣。
姜煙覺得,這樣的楊玉環很有必要讓李隆基看一看。這天下,失去了一個皇帝沒什么,都能活下去。
皇帝這個身份,再不需要皇帝的世界,毫無作用。
李世民明白了姜煙是什么意思,覺得有意思,笑道“他一把年紀,倒是沒有你通透。”
“其實我也是學的。”姜煙聳聳肩,有些不好意思“這大概是時代的不同。就像六七十年代的人是自己積累經驗,十年代的人還能從長輩身上吸取經驗。到了現在這個時代,通過網絡,通過各種消息渠道,我們看到的世界更大,接收到的思想理念也就更多。有些人或許會被壞思想侵擾,有些人則會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周奎開著車,聽見姜煙說這些,也連連表示贊同“我年輕時候也是什么都不懂,大部分的道理都是自己碰壁了才意識到。再不然就是從我的領導、師長,還有父輩身上學到。現在是信息化的時代,這一代的年輕人啊,了不得那真是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了”
李世民若有所思的頷首。
看著車窗外深夜也依然繁華的大街。
其實長安城也有過這樣的時候。
長安城那時候就像不夜城。
卻也沒有眼前這個世界如此的吸引人。
真的很像一個理想國。
老有所依,幼有所養。人人有書念,遵紀守法,和平友愛。
不過,去過國外的李世民這次除了去看颯露紫和拳毛騧之外,也看了一下世界上的其他國家。
所以再回到中國的時候,李世民突然就明白了,為什么這個世界的百姓都這么愛護自己的國家,為自己的國家而自豪。
因為來之不易。
回到別墅,除了李純,其他人都已經回去了。
見他們回來,李純上前接過李世民脫下的外套,問“情況怎么樣沒什么大事吧”
“沒事。”李治擺手,簡單把前因后果說了一通。
李純聽得都一臉說不出話的表情。
“回來就早些休息吧。”長孫皇后和武則天手拉手,兩人倒是相處得非常融洽。
“好的,晚安。”姜煙率先上樓,回到房間后看著d發來的消息,原本說好明天吃飯,但是d有事,挪到了后天。
這樣也好,如果d不說的話,姜煙也是打算挪后一天的。
畢竟,明天還要去看楊玉環在現代是如何蛻變的。
商議好了之后,姜煙滿意的合上眼睛睡去,全然不知這次不僅自己的唐月上了各大網站的熱搜,姜父也跟著上了熱搜。
盡管姜煙觸碰到的那塊木板還沒有完全清理修復,但姜父的考古現場又有了全新發現。
唐月盛唐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