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姜煙在西安的時候,姜父同她說過。
唐代詩人豪邁不羈,經常會在墻上題詩。
元稹在驛站墻上看到的,便是白居易從前留下的筆跡。
只是上面的字跡有些模糊,可就算是這樣,元稹也難忍心中激動,當即問驛站的人要來了筆墨。
“郵亭壁上數行字,崔李題名王白詩。盡日無人共言語,不離墻下至行時。二星徼外通蠻服,五夜燈前草御文。我到東川恰相半,向南看月北看云。”1
這篇詩文,元稹還讓人傳回長安,告知了白居易。
很快,白居易給他回詩“拙詩在壁無人愛,鳥污苔侵文字殘。唯有多情元侍御,繡衣不惜拂塵看。”2
“哇”姜煙踮著腳看墻上的詩,筆走龍蛇,鋒利中帶著急促的歡喜。
一個在出使東川的時候流連墻壁上友人的字跡,一個在長安遙相回應。
姜煙腦海中突然就想起了這幾年在網上特別流行的一句話。
“從前車,馬,郵件都很慢,一生只能夠愛一個人。從前愛情很慢,遇到一個人便是一生一世,認定一個人便是白頭到老。”3
元稹和白居易之間的不是愛情。
卻一點都不比愛情差多少。
往后的許多年,兩人都是這樣往來。
甚至,元稹在外出的時候做夢夢見了白居易在長安與其他人出游,醒來后便寫下了“夢君同繞曲江頭,也向慈恩院里游。亭吏呼人排去馬,忽驚身在古梁州。”一詩。4
巧合的是。
遠在長安的白居易的確與旁人同游慈恩寺,在游玩的時候,還想起了元稹。
回家之后作詩“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籌。忽憶故人天際去,計程今日到梁州。”5
姜煙看得目瞪口呆,細細念起這兩首詩,更是驚愕的發現。
這兩人用的韻腳都是同一個音
姜煙眼前的視角好像在這一刻分成了兩部分。
一部分是在外的元稹,風塵仆仆。
每到夜里,又無時無刻不掛念著遠在長安的友人。
一部分是在長安的白居易,不畏強權,上書直言的性格在朝堂上也備受排擠。
可就算是這樣,想起外出的元稹,白居易也會寫信傳詩給他。
這兩個人的詩詞來往,堪稱唐代詩人之最。
也難怪后世每每學起白居易的詩,便離不開元稹。
念起元稹的詩,字里行間又都是白居易。
只是,元稹和白居易的仕途都一波三折。
公元809年,元稹妻子韋叢盛年而亡,元稹因此而意志消沉,悲痛不已。
白居易得知此事后,傳詩送來,安慰元稹。
但,事情并沒有因此而結束。
擔任御史的元稹在次年彈劾河南尹房式,被召回罰奉。
回去的途中,元稹在華州敷水驛卻遇見了宦官仇士良、劉士元幾人。
自安史之亂后,宦官地位在唐朝逐漸上升。
雖不至于像之后的明朝那般,釀成宦官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