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舟一帆渡語氣不改道“難不在造者,而在受者。寬恕是放下自己,放下執著,放下恨。但人有七情六欲,這也,也決定了每個人未來的道路不同。忘卻二字講得輕易。最終,不過是在自欺欺人罷了。”
帝如來問道“先生悟了。“
“還未,若是如此簡單就好。”缺舟一帆渡嘆了一口氣,繼續說道“當日僧者得犀角是緣,因從善之血回歸清醒也是緣。而如今,號天窮現世之于佛首,同樣是緣。這大千世界,萬千機緣,有善緣,有惡緣。修行路途上,修行者因自身機緣,心境不同,理念不同,所選擇的結果也不同。“
“正如佛首眼前這杯茶,心境不同,滋味不同。但終究水是水,茶是茶。“
帝如來看著身前這杯茶,杯中茶水如觀照自身,最終,做出一聲長嘆,“唉”
缺舟一帆渡道“看來佛首心中,已有答桉。”
帝如來閉目說道“知曉答桉,卻不能自渡。“
缺舟一帆渡起身,說道“如此,缺舟唯有在此祝愿佛首,解悟自身。“
天人笛再度響起,三人意識自無水汪洋回到偈心天窟。
之前一切,宛如夢幻泡影。
唯有真實立身于二人身前的缺舟一帆渡,應證無水汪洋一談的真實。
經此一遭,帝如來也自心魔中醒,“缺舟先生。”
缺舟一帆渡伸出一指,點在帝如來眉心之間,說道“吾先為佛首解除這術法。”
隨著缺舟一帆渡指尖佛力灌入,帝如來雙目之間的術法,應聲而破。
帝如來只感眼前一陣清明,雙目恢復如常,“此番多謝先生出手。”
缺舟一帆渡在離開前說道接下來的路,只能靠佛首自己了。”
“圣法者,麻煩你替我去送一下缺舟先生。”見缺舟要離開,帝如來讓圣法者代為相送。
“好。佛首,你在此處好好養傷。”
“嗯。”
出了偈心天窟,缺舟一帆渡與釋如來一前一后行走在荒野之上。
送至十里之處,釋如來忍不住開口問道“難道就連先生這等能為,都無法解決佛首的問題嗎”
“叫吾缺舟即可。“缺舟一帆渡讓釋如來不必尊稱自己,旋即說道“這不是問題,而是帝如來自身的機緣所至,成魔成圣,皆取決于他自身選擇。他人無法插手,也不能插手。”
不愿如來成鬼變為現實,釋如來雙手緊握,“難道真的沒有其他選擇嗎”
此時,缺舟一帆渡那沉穩而又柔和的聲音入耳,“天明,唯有堅持本心,這條路才能走得穩健。若所行正確,未到盡頭,又如何能斷言“
釋如來問道“若到了盡頭,又當如何“
缺舟一帆渡開解道“所謂盡頭,有時只是另一個開端,一個轉折點。有的人一瞬頓悟,有的人蹉跎半生才能看透,甚至有的人耗費一生時間,都不得自悟。這一切都取決于自身,取決于機緣。”
釋如來問道“悟了,就能救了嗎”
缺舟一帆渡回道“如目犍連尊者,為世尊坐下神通第一人,也無法逆轉五百釋種的命運。人力有窮時,縱使強悍,也難抗天。”
“其實這答桉,早已在你心中。“
話已說盡,缺舟一帆渡周身白芒閃動,徐鳳年重回主導之位。
“你回來了。“
“嗯。“徐鳳年扭了扭脖子,舒展舒展筋骨,問道”不知與缺舟一談,對你是否有所幫助“
釋如來承認道;“與缺舟先生一談,確實有所幫助。“